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骨外科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痈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 是邻近多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B . 可由单个疖扩展或多个疖融合而成
C . 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
D . 好发于上下嘴唇等质地柔软部位
E . 在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成年病人中较为多见

女性,65岁,右上腹痛,寒战、高热3天入院,既往有胆结石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9.5℃,血压80/50mmHg,神志淡漠,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该病人初步诊断()。 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败血症。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败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 脓血症。 男孩,7岁,发热7天,体温38.5~39.5℃,伴精神较差,食欲下降,便秘及轻度腹胀,近3天轻咳。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面色欠佳,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稍粗,无啰音,肝肋下2.5cm,脾肋下1.5cm。血象:白细胞数4.1×109/L,中性粒细胞0.7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肥达反应:O效价1:40,H效价1:80;胸部X片是双肺纹理增多;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诊断为伤寒。患儿住院抗感染治疗10天,完全恢复出院。出院半个月后又开始发热,体温38.0~39.0℃,持续8天,食欲下降、腹胀,大便稀溏,每天2~3次。体检:肝肋下1.5cm,脾肋下2.5cm。血象白细胞计数4.8×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此时该患儿的诊断是() A.伤寒耐药菌感染。 伤寒复燃。 伤寒复发。 伤寒迁延型。 伤寒反复感染。 中医病因学中,“六淫”指的是() 风、寒、暑、湿、燥、火。 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六种病理变化现象。 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女孩,9岁,因发热、纳差11天入院,病程中有腹泻2~4次/天,为稀糊便,无黏液及脓血。体检:体温39℃,神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右下腹轻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肋下2.5cm,脾肋下2cm。血象白细胞计数4.3×109/L,中性粒细胞0.78,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15×106/L;肥达反应O效价1:80,H效价1:160;肝功能ALT112U/L。该患儿的主要治疗是() A.保肝治疗。 抗结核药物。 青霉素。 苯唑西林。 第三代头孢菌素。 患者,女性,20岁,56kg。从五楼坠下,致右肱骨干、右股骨干、右小腿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患者躁动不安,查BP50/30mmHg,HR135次/分,Hb88g/L,Hct26%。经输平衡液500ml、羟乙基淀粉500ml后,送手术室。准备行骨折切开复位术、内固定术。术前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 A.输液。 导尿。 气管插管。 吸氧。 输血。 常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患者的心率快,故免用抗胆碱药。 关于痈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痈好发于上唇、颈后、肩背等皮肤厚韧处。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