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614专业设计基础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制服

【答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即是制服。根据制服的社会规制力的强弱,可分为依照法律规定穿用的正式制服和根据社会集团的规章制度穿用的职业制服,如各不同工种的下作服、作业服、办公服和表现不同职业类别的职业服等。

2. 八头身

【答案】以头高为基准,求头高与身长的比,得出头高身长指数。这个指数有6、5、7、7、3、7、5、8、9、9、5、10等。头高身长指数以8为最理想,即人们常说的“8头身”。这种比例指数无论在造型美术上,还是在服装设计中,甚至在日常实际生活中都被视为“美”的代名词。但是关键也在于头高这个基准在身体的什么位置分段。

二、简答题

3. 简述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

【答案】(1)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板”,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这原是男装的裁剪方法,现在多用于批量生产的男女成衣。

(2)把衣料或其代用品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称作“立体裁剪”。这也是女装裁剪法。

4. 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作衣料用?

【答案】皮毛和纤维织物是最适合作衣料的材料。

(1)皮毛

毛皮既有一定的包裹面积,又柔软,还很结实,更有很强的保温性。自其被利用以来,一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实用和贵重的衣料。

(2)纤维纤维分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种,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等,人造纤维包括各类化纤等。①棉纤维质地柔软,吸湿性好,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一。②麻纤维强韧、柔细,色泽较好,具有较强的防水性。③不仅极细、极长,又很柔软、结实,而且还有光泽,重量也非常轻。④化纤形状稳定性好,抗褶皱,但容易起静电。

5. 关于服装的起源共有几种学说? 简述各学说的观点。

【答案】(1)生体保护说

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或为了使身体不受外物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

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装身体。

①气候适应说

a. 防寒。10万~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为了对付第四纪冰河期的寒冷,开始使用毛皮衣物。因之,保温、御寒既是服装的目的,又是服装的起因。

b. 避暑。因热穿衣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民族。居住于中亚和非洲的沙漠地带的民族,其服饰形式是用衣料从头到脚遮盖起来的。沙漠地带温度很高,湿度却极低,非常干燥。这里的人穿衣服主要是为了防止汗的蒸发,同时也避免日光的暴晒。

②人体保护说

衣物的产生并非仅仅由于寒冷,而是人类的直立行走引起的。四足爬行的动物,外部器官是藏在身体的末端或下部,而直立的人类则被暴露出来。为了保护性器官不被外界其他物体所伤害,人类发明了腰布、兜档布、阴茎套、袋等把这部分保护起来,进而把身体的其他部分一一头部、躯干部、四肢、手、脚等包裹起来,这就产生了衣物。

(2)人体装饰说

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们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这其中包括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和性差说。

①护符说

原始人在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中,相信万物皆有灵。原始人为了使恶灵不能近身,同时为了得到善灵的保护,用绳子把一些特定的物体,如贝壳、石头、羽毛、兽齿、叶子、果实等戴在身上,以示保佑和避邪。这种穿戴护符的行动发展到后来,就是人类的衣生活行动。

②象征说

最初佩挂在人身上的物体是作为某种象征而出现的,到后来就演变为衣物和装饰品,强者、勇武者、酋长、种族族长等,为了象征自己的力量和权威,用一些鲜艳夺目、便于识别的物体装饰在身上。一般都用特别稀有的东西,如美丽的羽毛、猛兽的牙齿、贵重的玉石、难得的贝壳等作为象征的标志。如山顶洞人用石珠、海蜡壳、兽牙、鱼骨和骨管装饰自己。

③审美说

服装的起源,是人类美的感情的表现。人之所以要穿衣物,就是为了美化自身,这是人类想使自身更具有魅力,想用自己认为美的物体来装饰自身的一种本能性冲动。

④性差说

又称异性吸引说。人类之所以要用衣物来装饰自己,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把性的特征装饰得特别突出。性差说认为衣物是性的表现,是对两性特征的区别和强调。

(3)羞耻说人类之所以要穿用衣物,用各种方式来遮盖身体,是出于羞耻心。即服装起源于这种羞耻心的产生。

6. 现代服装从用途上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案】现代女服用途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