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7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3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16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914设计艺术理论Ⅱ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20
一、名词解释
1. 纵切断体型
【答案】即把人体纵方向切断时的体型,也就是从前、后、侧三个角度观察直立人体时的身体外型,凹进去的腰线,突出来的乳房、臀部和腹部都可以通过纵切断体型来表现。纵切断体型可平行于体轴每若干厘米取个切断而。
2. 体型三要素:骨骼、肌肉、皮肤
【答案】体型三要素:骨骼、肌肉、皮肤
①构成体型的基础是骨骼,骨骼上附着肌肉,肌肉上覆盖着皮肤,皮肤与肌肉之间沉积着脂肪,皮下脂肪可看作是皮肤的增厚。
②骨骼决定了人的高矮,肌肉和皮肤左右着人的胖瘦。
③与体型关系最为密切的要属皮肤。
二、简答题
3. 你如何看待服装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个问题?
【答案】(1)服装的国际性
现代的国际关系,以维持世界和平,提高人类文化,确保人类的福利为目的,以国际性的联合团结为目标。伴随着这种形势,取得了近代世界领导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服饰,即所谓的西方服饰文化,占据了国际服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的共同服装,普遍受到人们的承认。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各国之间交流的频繁,贸易的发展,更加促使人类服装卜的国际性同化现象的形成。
(2)服装的民族性
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文化还将继续被保留和发展,世界各民族一面穿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服饰,一面使用着国际性的西式服饰,这种服装文化的融合、混合、共存现象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同化的趋势。
4. 从人类的装身方法谈服装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答案】(1)服装的物质性,具体表现为人类作为生物体生存时,对应于外界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理现象的各种实用性和科学性。这是人类在长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也决定了世界各地服装的地域性造型特色和性格。这也是服装这种状态能够成立的基础和赖以存在的依据。
(2)服装的精神性,即其社会性作用。人作为集团生活成员的“社会人”,要与人交往,要向同类显示自己的地位、身份和能力,要向异性炫耀自己的魅力,向敌手显示威严。与服装的物质性那种保存生物个体的“内向性”相反,服装的精神性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外向性”特征,即穿给别人看的,具体表现为服装的装饰性和象征性。
①服装的装饰性来源于人类追求美的心理——审美意识。
人类的装身方法
a. 裸态装身:即用各种方法直接对人的肉体进行装饰。其方法又可分为彩色画身、文身和身体变形三种。
第一,彩色画身。指用各种矿物质的颜料或植物颜料拌上油直接涂抹在肉体上;
第二,文身。分为刺痕文身和瘫痕文身,刺痕文身一般多出现在肤色较浅的人种身上,是用针一样的尖锐工具刺扎肉体,让颜料通过伤口渗入皮下组织,从而永久固定在人体上。癖痕文身则多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种,方法更加残酷,是用燧石、贝壳等原始的刀具把皮肤割破,待伤口愈合结疤后,由这些朦起的疤痕组成永久的图案;
第三,身体变形。有把头骨变长的,有把颈部变长的,把腰勒细的,把脚缠小的,还有在鼻、耳和口唇上穿孔的,把眉毛剃掉、把牙齿打掉或涂黑的等等。
一般认为,裸态装身是原始民族或人类的低文化阶段的主要装身形式,其实在现代文明人的装身活动中也仍然保留着这种形式,如现代人的化妆术,美容术中的文眉、文眼线、穿耳眼以及剃须、留须、作各种发型等就是直接对肉体进行加工的裸态装身行为。
b. 覆盖装身
覆盖装身是指用人类肉体以外的物体来包裹、装饰自身的装身方式,原始阶段的人类多用植物的枝叶、花果,动物的毛皮、牙齿、骨头、贝壳,及石等天然材料来装身,而文明人则多用各种自己种植、生产加下出来的人造物来装身,这终人造物就是现在我们穿戴的各种衣物和服饰品。
②服装的象征性指人类在集团生活中,在对他意识的驱使下,通过着装行为向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教养、意志、主张、感情、个性和嗜好等社会内容的特性。
a. 原始人的诸多装身行为,除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表现欲望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即对这种装身效果所产生的象征意义的追求。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人们向往超自然的力量,许多装身行为就是原始图腾崇拜的形象性设释; 人们敬慕勇武者,那些兽牙、羽毛、威武的戎装就是勇士们功绩的象征物; 人们憧憬优越的地位,服装便被用来明确着装者的社会所属。
b. 服装的象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那森严的服饰制度上,王公贵族、各级官吏、庶民百姓的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许越雷池一步,否则将有杀身之罪。如我国历代
帝王在祭祀等重要礼仪场合穿用的冕服上绣有明确象征意义的“十二章”图案。
c. 我国历代的官服也通过色彩和纹饰明确地象征其地位和权势,如明清的官服。
d. 人们通过服装的象征、标识作用把个人的主观感情传达给他人,如以比对方谦逊、让步的外观来表示尊崇、恭顺、服从的态度; 以与他人协调、类似的外观来表示友好、和睦、协作和顺应的态度; 以傲慢、尊大和颓废、挑战性的外观来表示威胁、压迫和抵抗、叛逆的情绪。
e. 服装的象征、标识性作用在各种制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以说制服是社会集团公之于众的形态性象征物。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确保其社会利益,首先要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树立其鲜明的社会形象,如封建社会的朝服、官服、公服、军服、僧侣服就发挥着这样的社会作用,这是制服产生和形成的社会依据。现代的军装、警服、各种团体服、学生服、厂服、饭店职员的工作服等制服也都同样起着社会集团之间的区别作用。
5. 什么是流行?
【答案】流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期间,一定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流行的内容相当广泛,不仅服装、建筑、日常用品、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等人类实际生活领域有流行,而且人类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流行。不过,一般人们所说的流行,大多指服饰的流行
6. 举例说明服装的各种目的。
【答案】(1)生理卫生的目的
这种服用目的可细分为两个不同力向:
①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补助:对应于外界的寒暑风雨等气候的变化,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不足,使身体保持快适的状态而穿用衣物;
②对于外来伤害的防护:在实际生活中,对应于来自外界物象的危害,如与天然物、器物接触而被伤害,来自火灾、辐射热的伤害,药物中毒,被昆虫及其他生物刺伤或咬伤等,为了保护身体而穿用各种保护用衣物。
出于这种目的而穿用的衣物有防寒服、防暑服、防雨服、防风服、防高温作业服及其他各种工作服、运动服、战斗一服和日常生活中用的防伤、防火、防热、遮光、防尘、防毒、防虫、防弹等护身衣物。这类衣物一般是根据需要自然产生的,具有必然性的特色。无论形态还是材质、色彩,都要求很强的服用机能性。
(2)生活行动的目的
①劳作:动的生活形态,如工作、劳动、娱乐、体育运动等;
②休息:相对静的生活形态,如居家、休养、疗养等。这是为了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机能、生理作用和提高生活效率而穿用衣物的。
这类衣物有各种工作服、办公服、运动服、登山服、游泳服、潜水服、宇宙服等活动性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