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隶辨》研究

关键词:顾蔼吉,《隶辨》,通用现象,形体变化

  摘要


《隶辨》是一部重要的文字学著作。文字的发展,由篆书变为隶书,隶书又变为楷书,因此,汉字的隶化,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转捩点,在文字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人隶书,见于世者,除简帛外,多保存于碑碣之中,而《隶辨》一书,则为搜集汉碑文字而成书者,故项絪识曰:“挽而上可以识篆所从来,引而下可以见真所从出”。汉籍文字类多通用,这是我们研究古籍的一个障碍,因此,对汉代典籍通用现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隶辨》作者及写作目的;《隶辨》成书背景及版本;学界对《隶辨》一书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本文研究《隶辨》一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是《隶辨》体例介绍,主要分为三节:首先概述《隶辨》体例、阐述《隶辨》的编排次序、字次和条例;然后罗列《隶辨》所引用的前人典籍及此书所涉及到的碑目;最后介绍《隶辨》阐述观点时所使用的术语,其中包括有关通用现象的解说术语和有关字形变化的术语。第三章是《隶辨》通用现象研究。本章首先界定研究通用现象时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术语并对这些术语进行辨析;然后分析《隶辨》中的通用类型,通过分析相互通用两字的字义及它们的产生原因来分析可以彼此互通的原因;最后是小结,阐述《隶辨》通用现象研究的得失。第四章是《隶辨》通用字字形变化探究。本章首先分析顾蔼吉在《隶辨》中有关通用字字形变化的阐述,在总结顾蔼吉对具体字例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是小结,分析《隶辨》通用字字形变化阐述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