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原理(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与费用
【答案】(1)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定义为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从会计角度来研究如何把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耗费和支出归集、计算出生产成本。这个定义主要是为生产成本核算服务的。
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是未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把成本描述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强调的是成本形成的原因和成本发生的必要性。它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还包括期间费用; 不及包括己经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所以,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是从特定木的出发去研究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而不是单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去看成本,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它不仅为核算服务,主要是为管理服务。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 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却使其款项己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 利润
【答案】利润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 表外披露
【答案】信息的表外披露是指企业以除了三张通用会计报表之外的方式披露与生产经营情况
和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表外披露方式有会计报表附表、报表附注等。它们是对表内信息的注解、补充和说明,弥补通用会计报表披露的财务信息的局限性,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二、简答题
4. 有的企业在现金管理中出现差错时,对短缺的现金当即由出纳人员补齐,对溢余的现金交出纳人员暂时保管。你认为这种管理方法是否可取? 为什么? 应当怎样做?
【答案】(1)不可取。
(2)这种管理方法可以使出纳员擅自挪用现金,私设小金库,可能会掩盖公司在现金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时可能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3)企业首先应当制定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开支审批制、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清查制度、现金保管制度等,明确出纳人员的岗位职责。
凡是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必须按照有关的会计规定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对于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即现金溢缺情况,首先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的现金,应按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在现金清查中发现溢余的现金,应按溢余的金额,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按如下要求进行处理:
①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或“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口,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②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科目。
5. 短期借款的利息与长期借款的利息在账务处理上有何不同?
,账户,最终转入当【答案】(1)短期借款利息属于企业的筹资成本,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期损益。
①在预提各期的借款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②实际支付时,按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应付利息”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2)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等,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期预提计入所购建资产的成本
即予以资本化,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具体地说:
①在该长期借款所进行的长期工程项目完工之前发生的利息,应将其资本化,计入该工程成本。
②在工程完工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后产生的利息支出应停止借款利息资本化而予以费用化,即在利息发生的当期将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因此,企业取得长期借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长期借款”账户; 计算利息时应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账户,贷记“长期借款”账户; 偿还借款、支付利息时应借记“长期借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6. 资产减值体现了什么会计原则? 资产减值的项目有哪些? 资产减值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是什么关系?
【答案】(1)资产减值体现了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仟何—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确认资产减值。提取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保守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尽可能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其中对资产要素提取的八项资产准备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2)资产减值的项目有:①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③固定资产; ④生产性生物资产; ⑤无形资产; ⑥商誉; ⑦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3)资产减值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的运用形式。历史成本原则是对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基础,资产无论从取得、销售、转让等会计处理都必须遵循历史成本的原则。但是,出于稳健原则的考虑,对那些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在期末计提减值准备,其中,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重要原则就是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是企业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从而使企业资产的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定程度上中和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7. 在杜邦分析方法中,净资产收益率与哪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
【答案】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有代表性的则务比率,它是杜邦系统的核心。其在杜邦分析法中的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权益乘数
由公式可知,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净利润率和权益乘数有最密切的关系。
(1)权益乘数反映了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关系,主要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该指标越大,表示企业负债程度越高,偿还债务能力越差,财务风险程度越高。这个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2)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方面。因此,要进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