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818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之新闻理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是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媒介清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有着认真、细致的筹划、设计过程,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2.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3. 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4. 《羊城晚报》

【答案】《羊城晚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1957年10月1日创刊。它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精彩报道层出小穷。一直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除去文革期间停刊的践跄岁月,无论是创办之初按照“移风易俗、指导生活”,“寓共产主义教育于谈天说地”的宗旨开拓办报新路,还是1980年复刊后遵循“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生活、丰富生活”的力一针重振报业雄风,《羊城晚报》都做到了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该报采编精良、作风严谨,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在新闻方面,一向以自采新闻多、独家报道多,反应迅速、视野开阔而著称; 在副刊方面,以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并重,拥有大量独具岭南特色的名牌栏目而闻名。近年开设的各类深具服务性和实用性的专版,更是深受读者和客户欢迎。

5. 解释性报道

【答案】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是指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稳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报道适用的题材主要包括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政治、军事、经济等突发重大事件及趋势变化重要的科技成果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6. 公共新闻学

【答案】“公共新闻学”(Pnblio7onmalism )又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o7onmaliem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新闻界,尔后波及西方其他国家。其基本内容为:①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的一种期望; ②更长时间的注意力的保持; ③深刻地解析引导我们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愿望; ④对中间部分的更多关注和少走极端; ⑤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重视内容,而不是技巧; ⑥培养公众思考能力的一种愿望。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两个关键词:公共利益和民主。

7. 4P 理论

【答案】+4p; 理论由美国行销专家麦卡锡1960年提出,该理论构造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包括产品Cprodnot )、价格(prioe}、渠道(place )和促销(promotion )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 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 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促使消费增长。该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

8. 有偿新闻

【答案】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其实质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进行权利和金钱的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

二、简答题

9. 简述舆论的形成过程。

【答案】舆论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问题提出。分散的公众成员意识到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人物、问题等,即舆论意识的客体开始被列入公众关注范围、提上公众讨论议程。

(2)社会讨论。特定的公共事务被列入议程后,分散的公众成员开始就其公开发表个人意见,公众之间(包括个人、群体、组织、团体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平等的、充分的、交换意见的过程,也是舆论形成的开始。

(3)社会协调(意见整合)。分散的个人意见并不是舆论,必须经过讨论,把大量的、不一致的、散落的意见,通过选择、吸收、扬弃,进行集中、归纳、综合,最后形成一个集合性的基本一致的意见,也就是经历一种有效的意见整合,形成舆论内核。这是一个在公众成员间充分对话、共同探讨基础上协调一致的社会互动过程。

(4)公开表达。一致性的意见或态度形成,还必须经过一定渠道,借助公开的传播媒介向社会表达,才能成为最终的公众舆论并作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没有公开的意见表达就没有舆论,它是舆论最后形成的标志。

10.如何做到新闻宣传的“适度”?

【答案】“适度”,是指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求:

(1)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

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它集中体现在国家大局这一整体利益上。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大局观念,大局意识,一切宣传报道都应以大局为重,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进行。稳定、改革、发展是我国当前的大局,稳定又是第一位,因此,判断新闻宣传是否适度,首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大局的稳定和发展。

(2)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新闻宣传在解释政策、反映民意、报道成绩、评析热点、介绍典型经验时,要注意全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 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新闻宣传既要坚持两点论,义要求有侧重点,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在两点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3)要善用宣传艺术来体现“度,,

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所把握的度要能恰到好处地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出来,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总之,把握新闻宣传舆论强势的度,要求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的本来面貌,在客观实际发展的总趋势上努力做到客观真实; 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那些本质的、主流的和带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给人们一个正确认识事物的角度,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11.简述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答案】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传媒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上,依据国情不同,各有自己的特色。然而,集约化、专业化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已成当前传媒业经营三大基本潮流。

(1)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