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865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1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确保采访取得应有的效果,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采访意图必须合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合乎受众的阅读兴趣,合乎媒体的报道理念,合乎客观事实本身。只有这样,采访活动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才能事半功倍。反之,采访活动很可能成为无效劳动。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m 采访意图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现了特定社会对记者的政治与文化的制约。对于我国记者来说,所确定的采访意图一定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体现先进的生产力的要求,一定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一定要体现优秀文化及其发展方向。如果背离了这一切,新闻采访就很难获得成功。
(a )采访意图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受众的兴趣非常广泛,但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新闻报道的内容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什么关系,比如尽管老白姓并不关心文山会海,但他们关注党和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采取的重要举措,对贪污腐败者的惩治,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和其他改革的具体办法等。因此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应尽可能发掘新闻事件中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受众对新闻报道中生动有趣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一些软新闻很受欢迎。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应注重挖掘新闻事实(事件)中生动有趣的因素。
(3)采访意图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一家媒体的报道思想是由其办报(台)宗旨决定的,而它又决定了媒体选稿、用稿的标准。因此,记者在确立采访意图时要充分考虑到特定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特点。若是面向全国的媒体,那么为它供稿的记者就应当放眼全国,用全局性的眼光和意识统摄自己的采访意图; 若是地方性的、休闲性的媒体,记者就应当确立能体现出接近性、趣味性和地方特色的采访意图。
2. 新闻报道迟缓的原因以及提高新闻时效性应当抓紧的环节?
【答案】(1)迟缓的原因
①有关记者、编辑的观念陈旧,作风素质较差,习惯于“大锅饭”,工作效率低下;
②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太合理,审稿制度繁琐;
③通讯、交通设备更新慢,不少记者的装备尚不完善,与时代发展脱节,大城市以外的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不少新闻单位的印刷设备还较落后;
④发行渠道单一,长期以来是“邮发合一”的发行制度,造成发行层次多,辗转费时。
(2)提高新闻时效性应当抓紧的七个环节
①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