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12政治学原理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这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
(1)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卞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而且,大多数社会成员都用一种带有迷信色彩和宿命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政治体系,认为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缺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领袖崇拜、宗教信仰往往成为它的突出特点。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传统的价值原则居统治地位,人们向往过去,缺乏适应新环境的创造力。
(2)与此相反,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它具有下列几个特征:
①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构成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与此相适应,政治体系保障广泛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大多数成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勇于革新与开拓,他们对政治体系和世界表现出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成为政治文化的主流;
③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成为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面向未来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当然,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因此,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 如何评价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评价政体的标准?
【答案】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在政体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激烈。因此,许多近代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更加注意对政体问题的研究,并深入地探讨了政体的划分标准。主要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布丹提出以国家主权的归属即主权者的人数和行使权力的方式来区分政体;
(2)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洛克则以立法权行使者的多寡区分了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君主政体;
(3)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鸿是近代对政体问题做过最深入研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根据的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哪些人手中以及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
他们提出的分类标准,总的说来只是继承和发挥了亚里十多德的学说,基本分类原则是一致的,理论上共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不是在区分国体的基础上对政体进行分类,混淆了国体与政体的区别。
3. 单一制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
在于:
(1)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2)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3)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
握,
(4)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
(5)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6)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
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问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当代的中国、日本、法国等实行单一制。
4. 简述政治系统的功能。
【答案】政治系统指政治领域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的网络,这一网络是由若干机构以及一个个行为模式所组成的,称为“政治系统”。运用系统思想,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视为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政治系统属于人类社会的次级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群系统(各阶级、阶层、集团等)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各种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政治系统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分为三种:
(1)系统功能,指系统维持和适应功能,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信息交流;
(2)过程功能,指政治要求与政治支持转化成权威性政策的过程,包括利益表达、利益聚集、政策制定或决策、政策实施等。其中政策制定或政策实施是政治过程的关键性阶段;
(3)政策功能,指政策的实际行为,包括政策输出和政策结果。政策无论成与败,都通过政治文化反馈到政治系统,对下一轮的政策过程产生影响。
5. 改良、革命和改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改良、革命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为:
(1)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对现有政治结构及其运作方式进行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改造。在一定意义上和政治改良纯在共同之处。
(2)但政治改革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改良:政治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所作的局部的、微观的改善,使政治结构及其活动方式发生一些微小的量的变化。它虽然能够带来某种程度的社会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往往是很不彻底的。政治改革通常要落实为政治体系的较大幅度的变动。它并不仅仅是单纯的量变,更重要的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3)同政治革命相比,政治改革不是政治形态的根本质变,而是以维护现有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它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因而从总体上说,属于政治发展的量变过程。二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如下:
①从目标追求来看,政治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现有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和政治制度的彻底变更。而政治改革则以不破坏现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前提,其目的是通过政治体制的调整与革新,来巩固和加强统治阶级的权力基础,提高和完善统治阶级政治权力的实际效能。 ②从行为过程来看,政治革命是自下而上地发生的,其主体一般是被统治阶级。而政治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它以政治领导层为主体,整个变革过程通常被置于较为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之下。
③从实现方式来看,政治革命虽不排除和平过渡的可能,但大多采取激烈的暴力方式。为了推翻旧的政治统治,革命者往往最大限度地进行政治动员,集结革命力量,发起革命运动,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促成政治秩序的根本性变化。而政治改革则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展开,通常表现为一个长期的和缓慢的过程。
二、论述题
6. 试述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
【答案】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检察权和审判权由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通过分工明确职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目的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里所说的事实,是指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消灭的事件与行为,即法律事实。无论处理刑事案件,还是解决民事纠纷,司法机关都要围绕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进行,要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反对主观臆断。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坚持以法律为统一的尺度和标准,正确惩罚犯罪,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公民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的原则。
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进行。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国家的权力体系中,我国的司法独立是相对于行政权而言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都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都要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所谓“一府两院”在宪法上的地位是同等的。
(4)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对于一切公民、一切民族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一是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利; 二是在适用法律上对任何人、任何民族不得有歧视。
(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和被告人、被害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各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对他们诉讼的权利都要给予保障,尤其是要保障被告人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