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处于不同新闻流程中的新闻传播活动者,有着不同的新闻选择。作为第一把关人和实际操作者的新闻传播者,他的新闻选择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
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答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份在中国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化报刊。它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出版发行达七年之久。其目的是宣传“神理’夕,主要内容是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以及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等。在形式上,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月一期,免费赠阅,主要读者对象是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3. 新闻文化
【答案】新闻文化是社会总体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亚种,亚系统。它既是媒介文化的内涵,又是媒介文化的外延。新闻文化的主要标志是新闻作品,而新闻作品是以其不同于其他媒介作品服务于受众的。同一般媒介文化比较,新闻文化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如:强烈的政治色彩; 鲜明的价值判断; 深刻的哲学思辨; 特殊的商品性; 作品形式的精美性。
4. 传播超载
【答案】传播超载指的是传播同类信息过量,即传播超载,受众会感到重复、厌烦、疲劳,因为后继信息同首传信息内容上一样,己经失去了认知的意义,受众便视这些信息为“信息垃圾”,称这种重复传播的行为为“信息洪水”。
二、简答题
5. 简述我国现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1)1991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工作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我国新闻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
(2)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该准则分别进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