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属于() 直流电。 低频电。 中频电。 高频电。 微波疗法。
近来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最公认为() Wieland学说。 Mitchen学说。 化学耦联学说。 Warburg学说。 Kemn学说。
患者,女,20岁。有失眠史1年余。现因大学生活紧张再度失眠,且较前加重,经常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再寐,伴心烦心悸,善惊易恐,头晕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肢体倦怠,纳少,舌淡苔脉细弱本病预后为() A.快速痊愈。 预后较好,但难以速效。 预后不良。 预后差,均会形成癫或狂。 以上都不是。
男,48岁。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颈后酸痛不适,双手麻木,不灵活,使用筷子困难。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前臂外侧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双Hoffmann试验(+),踝阵挛(+),Babinski(+)。辅助检查:X线检查见颈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轻度后凸畸形,间隙狭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状径15mm临床初步诊断()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C.脊髓型颈椎病。 D.脊髓空洞症。 E.胸廓出口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肺癌骨转移,疼痛评分为9分,用长效吗啡类药物30mg,每12小时1次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为2分,但一周后患者要求加大药物剂量,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患者已成瘾。 患者可能因病理性骨折的出现导致疼痛加剧。 患者存在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使得疼痛加剧。 药物可能产生一定耐受。 可能同时接受其他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的不良反应导致现有止痛药物疼痛控制不佳。
斜方肌瘫痪时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