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 )。

A. 三年级上学期

B. 三年级左右

C. 四年级上学期

D. 四年级左右

【答案】D

2.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答案】C

【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3.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考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答案】D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方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4. 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 )的掌握。

A. 基础性知识

B. 概念性知识忍

C. 科学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答案】D

5.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 操作定向

B. 操作的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D

【解析】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 。

6. 皮亚杰认为( )。

A. 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从客观造成的后果追究行为者的责任的

B 儿童的道德性是由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

C. 研究道德问题不宜采用直接询问法,而应采用两难故事法

D. 一般情况下,6~7岁儿童处于从权威阶段向自我中心阶段过渡时期

【答案】B

7. 奥苏伯尔认为在校学习的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 二级概念

B. 定义概念

C. 概念形成

D. 概念同化

【答案】B

8.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9. 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 教学测量

B. 教学测验

C. 教学评估

D. 教学检查

【答案】B

10.学校教育中学、教与环境一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彼此独子

B. 相互并列

C. 二者并重

D. 自成系统和互成系统的关系

【答案】D

11.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 比X 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己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

B. 消极的定势

C. 己有知识不稳定

D. 智力水平低

【答案】B

12.关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信息保持时间、功能、容量、表征方面不同

B.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可以用表象表征,表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声音的

C.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用语义编码,也可以用形象编码

D. 短时记忆的客量在7

【答案】B

13.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 分类教学

B. 使用变式教学

2单元之内,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