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席氏讀<說文>記》為清代學者席世昌所著,以《說文》十五篇為次,共收字頭1726個,先列部首,次列所闡發之字。每條將《說文》本文條舉於前,次列疏解於下。書前有嘉慶二十年同里黃廷鑑《序》,全書正文前有例言四條:疏證,補漏,糾誤,異義,下又有說文例若干條。《席氏讀<說文>記》旨在為《說文》做疏解,校勘考證真古文,以疏通傳寫之訛,糾正附會之說。
本論文以《席氏讀<說文>記》為研究对象,共分為五個章節。
引言,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簡要介紹選題緣起;第二,介紹當前學術界對《席氏讀<說文>記》的研究現狀及趨勢;第三,介紹研究方法。
第一章,《席氏讀<說文>記》概述。共三節。第一節,介紹《席氏讀<說文>記》作者生平和家世;第二節介紹《席氏讀<說文>記》的寫作目的,成書過程及版本;第三節介紹《席氏讀<說文>記》的體例和徵引書目,體例分為編排體例和說解體例,說解體例中包括列《說文》本文條的相關說解,不列《說文》本文條的說解,《說文》新附字以及席氏補字。
第二章,《席氏讀<說文>記》的《說文》研究。共四節。第一節,疏證。席氏繼承清代“考據派”重文獻佐證的傳統,徵引大量史料訓釋文字,從中我們可以梳理出席氏的釋義依據。一是傳世經典文獻,二是字書及各家注說,三是金石材料,四是方言、禮儀、約定俗成的規則等其他材料,以今俗證古。第二節,補漏。席氏依據所徵引文獻,對《說文》進行了補漏的工作。一是對《說文》注文進行補漏,二是對《說文》字頭進行補漏。第三節,糾誤。一是注文為後人附會竄亂而確有可據以證其謬誤例考,二是《六經》訛字可據《說文》推得其原而校正例考。第四節,異義。取馬融、鄭玄諸儒之訓詁與許慎不合者,述而不作。
第三章,《席氏讀<說文>記》的文字學思想。共兩節。第一節,母子論。席氏的“母子論”主要針對省文和異文。認為省文有省母、省子兩類,異文有母異和子異兩種。總體而言,席氏“母子論”分類簡單易懂,並不繁雜,欠缺系統性和深入性。第二節,重文。對於很多後起的俗字,許慎沒有把這些字作為正字收進《說文》。為了完善《說文》的不足,《席氏讀<說文>記》更加重視異體字和俗字,將《說文》中重文另立字頭,凡111例。
第四章,《席氏讀<說文>記》的成就與局限。共兩節。第一節,《席氏讀<說文>記》的成就,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重考據,徵引豐富;二是方法科學,有理有據;三是觀點具有新意;四是發凡《說文》體例。第二節,《席氏讀<說文>記》的局限。一是理論欠缺系統性與深入性,二是存在分析錯誤,三是過於追求真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