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科住院医师题库>血液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29岁,1周来鼻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12×10/L,血小板16×10/L。骨髓增生活跃,幼稚细胞占85%,胞浆有大小不等颗粒及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

A . A.巨脾
B . DIC
C . 严重感染
D .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
E . 齿龈肿胀

从世界范围来说,致盲的首要原因是() 角膜病。 青光眼。 沙眼。 白内障。 河盲。 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正确的是() 颊舌牙尖间距的1/4。 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 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 颊舌牙尖间距的1/2~2/3。 颊舌牙尖间距的2/3~3/4。 关于非参数检验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适合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 其方法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与参数检验法等效。 计算简便。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可用。 龋病常用的诊断方法除外() 视诊。 菌斑染色。 探诊。 温度试验。 X线检查。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年提出的盲和低视力标准的错误说法是() 该标准将盲和视力损伤分为五级。 规定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05时为盲人。 规定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5,但≥0.05时为低视力。 该标准还考虑视野状况为评判标准。 我国于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年会上决定采用该标准。 女,29岁,1周来鼻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12×10/L,血小板16×10/L。骨髓增生活跃,幼稚细胞占85%,胞浆有大小不等颗粒及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本患者临床容易出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