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946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推论统计

【答案】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主要研宄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这是推论统计要研宄的内容,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

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2. 标准误差

【答案】标准误差指描述样本均值对总体期望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指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误差,即随机抽样误差分布的标准差。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公式为:式中为总体标准差,N 为样本的大小。标准误差是具体描述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的。标准误误愈大,抽样误差愈大,则样本平均数越不可靠;反之,标准误差越小,表明样本误差愈小,样本平均数越可靠。

3. 无偏估计

【答案】无偏估计是评价估计量的好坏的一个指标。设参数则它表明对 估计量进行多次观测,其正负偏差趋于抵消,而平均取值正好是待估参数,则称

的无偏估计量。如样本均值

4. 协方差分析

【答案】协方差分析指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将难以直接控制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影响的条件下,更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它与方差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差分析的各因素水平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人为地加以控制,而在协方差分析中,某些因素的水平是不能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如在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影响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而不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这两个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将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协方差分析可以消除这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提高分析的精度。教学方法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称为方差因素,而学生的智力和学习基础是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称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先对每一水平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求出扣除协变量以后的残值,再将各水平试验下对应的

的估计量为若满足,为参数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残值进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适合于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拉丁方资料等。

二、简答题

5. 简述卡方配合度检验和卡方独立性检验的区别。

【答案】卡方配合度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个名义型变量多个分类上的实计数和某个理论次数分布(如均匀分布)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因此可以将之理解成多组之间次数比较的方法;卡方独立性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型变量各项分类上的次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是考察名义型变量间相关性的方法。

6. 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计算下列各种情况的相关时,应用什么方法?

(1)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

(2)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但不为正态分布;

(3)—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列变量也为正态变量,但人为分为两类;

(4)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列变量也为正态变量,但人为分为多类;

(5)—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列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

(6)两变量均以等级表示。

【答案】

(1)积差相关法

(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

(3)二列相关法

(4)肯德尔W 系数

(5)点二列相关法

(6)肯德尔等级相关法。

7. 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

【答案】方差分析法的步骤是:

(1)和一般的假设检验一样设立零假设和研究假设;

(2)根据实验设计的类型确定各变异源,进行相应的平方和分解,即有几个变异源就从总平方和中分解出几个平方和;

(3)根据平方和分解得到各变异源对应的自由度,即进行总自由度的分解;

(4)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实验设计考虑要检验什么效应,从而将其对应的平方和比上相应的自由度得到该效应的均方,其中误差均方必须计算;

(5)将各待检验效应的均方比上误差的均方,计算各F 统计量;

(6)将计算来的各F 统计量值和F 检验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出统计结论,其中临界值的分子自由度和分母自由度分别是待检验效应的自由度和误差自由度;

8. 2002年10月29日,《江南日报》发布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南京职工的人均月薪已达2690元,有人认为这一结果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你怎么看这个结果,试分析高估的原因。

【答案】我认为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有可能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

(1)如果此调查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调查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选择到的样本只是一部分月薪偏高的人群,不能代表整个南京人的平均水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没有在抽样调查中运用随机化原则。

中华英才网进行的调查存在取样偏差问题是因为被进行调查的大多数是收入偏高的知识分子阶层,而收入偏低的样本可能由于上网的机会比较少,而被抽样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通过中华英才网进行调查的样本不能有效推论整体南京人的月收入7尺平。

(2)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与其他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通常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调查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但是,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调查单位少,代表性强,所需调查人员少,抽样调查误差比全面调查要小。特别是在总体包括的调查单位较多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高于全面调查。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他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①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②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③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④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全面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

但是,要使抽样调查更具有代表性,需要在其中运用随机化原则,即在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是否被抽取,并不由研究者主观决定,而是每一个个体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的可能性相等。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对样本统计量的分析,以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