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阅读技能是一种( )。
A. 操作技能
B. 运动技能
C. 心智技能
D. 学习技能
【答案】C
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卜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 新观点
B. 认知结构
C. 策略系统
D. 价值体系
【答案】D
3. 在加湿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中,加工系统是以短时记忆系统两种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为基础提出的。
A. 短时记忆系统
B. 两种记忆系统
C. 长时记忆系统
D. 三种记忆系统
【答案】D
4.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 教师随堂评价
B. 教师自编测验
C. 随常考试
D. 课堂提问测验
【答案】B
5. 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都具有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 ( )最易被模仿。
A. 地位低的榜样
B. 地位高的榜样
C. 受奖行为
D. 敌对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6.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
A.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答案】A
7. 划分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的依据是( )。
A. 根据迁移的效果
B. 根据迁移的方向
C. 根据迁移的内容
D. 根据迁移的性质
【答案】C
8. 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 )。
A. 操作熟练
B. 操作整合
C. 操作模仿
D. 操作定向
【答案】C
9. 哈洛著名的( )实验是学习定势说的证据。
A. 小鸡觅食
B. 梯形
C. 水下击靶
D. 猴子辨别学习
【答案】D
10.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 时快时慢
B. 不快不慢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
【答案】D
二、简答题
11.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1)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一发现学习说,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们的学习理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许多的不同。
①相同
布鲁纳的发现法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和奥氏接受学习的含义都是模糊的,未能弄清接受学习的本质,都不是一种完备的科学理论。
②不同
学习的实质不同: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例如教师在讲循环系统的详情时,学生可能己经模糊地知道了血液循环,但不管新旧知识如何,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知识的提高,还要对其进行转化,接着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奥氏的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时,其实质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与以前学习的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非人为的。
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发现学习是指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而接受学习不同于发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样学习惯性定律,发现学习的老师则让学生回顾坐车刹车时的感受,想象当时的场景来体会惯性定律,而接受学习的教师则先呈现惯性定律,让学生首先学习具体的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