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文化”逐渐成为当今网络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微文化”与其他形式的网络文化相比具有更强的便捷性、交互性、个体性,这正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适应了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赢得了大学生群体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逐渐被青年大学生广泛接受的网络“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怎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微文化”带来的风险,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微文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高等学校在发挥“微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总体来讲,要提高“微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微文化”资源;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四、合理利用“微文化”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五、加强监管,优化网络“微文化”的内容。只有着力解决以上几个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