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女,38岁,小学教师。 求助者主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意乱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恐,反复发作一年。 了解求助者的详细情况后,经协商,求助者接受肌电反馈治疗。 第1次治疗:在向求助者介绍肌电反馈仪的性能后,首先将电极安放在她的手臂上。让她用劲和放松,然后看反馈仪上的指针的变化。通过反复训练,她对治疗仪发生了兴趣,激发了她接受反馈训练的动机。然后,心理咨询师将电极安放在求助者额部,此时肌电持续在15微伏左右。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个数字意味着她目前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焦虑的状态。但通过学习放松,这个数字是可以改变的,当额部肌电降低后她将会感觉到轻松和平静。 第1次治疗结束后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练习放松,仔细体会紧张和放松的区别。肌电生物反馈仪最常放置的部位有()。 ["A.上臂","B.前臂","C.前额","D.脑枕部"]
在水泥搅拌法中,形成水泥加固土体,其中水泥在其中应作为()。 ["A.拌和剂","B.主固化剂","C.添加剂","D.溶剂"]
顶极群落树种(多为K选择种)一般种子重、多靠()散布,散布的距离(),这样能使后代所处的立地与亲代类似,继续在林中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散布种子,成熟植被是(),新出现的裸地是()。
生物反馈法()。 ["借助于电子仪器","将个体来意识到的生理功能外化为声、光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声、光信号,学会调节内脏功能","适用于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
动植物运动的格局可以概括为()和()两种运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