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79教育学综合之新编教育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
【答案】系统(system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有机整体。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物质系统、概念系统; 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等等。它可以是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 也可以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整个宇宙。为实现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功能,它需要以一定方式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 也需要对其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组织,使其内部组织协同有序。
2.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3.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答案】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证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公民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意在藉此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教师法》和1995年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中,对教师资格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首先是教师资格的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 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③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教育教学所必要的身体条件; ④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其次是教师资格的认定。达到了上述教师资格条件,并不意味着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还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认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关于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定教师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第二,不同的教师资格分别有不同的认定机关,如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机关认定;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经县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审查后,还要报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认定。第
二,认定机构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小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4. 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领导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组织的领导力,即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涉及组织的文化、战略及执行力等。二是个体领导力,对于学校来讲,就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领导力。
5. 劳动力价值
【答案】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6. 教育课程
【答案】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其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教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7.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8. 教育理论
【答案】教育理论是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理性认识的成果,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它与
“教育实践”相对,表现为以独特的范畴、术语、逻辑,描述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特征或教育规律,论述教育的价值取向或行为规范。教育理论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各种基本操作程序、规则,以及各种教育流派等形态,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别。教育理论的特性主要有:①实践性。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可从教育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又可指导、运用于教育实践,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②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理论的内容和结构不同。一定的教育理论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实践具体能动的反映。③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理论都批判地吸收前人有价值的内容,是人类认识教育的共同结晶。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人体工学? 学校建筑主要关注人体工学的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人体工学的含义
人体工学又称为人类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一机一环境的协调关系的学问。这门学科的价值出发点是,在人类活动中,应当使工作的物质要素适应人的特点和需要,发挥人的最大的作用。人体工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工作系统中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以及工作系统中的机械和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在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研究学校建筑应该具备的特点: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刘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学校建筑应该关注的人体工学的基木内容
①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人体上学主要研究学生的人体尺度、人体构造和人体动作域。人体尺度是不同年龄和性别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规律,它们对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有直接影响,也就对于学校内各种空间设计有决定作用; 人体构造方面主要研究学生的骨骼、肌肉和关节,这三部分构成人的运动的关键要素,有关数据为设计室内设施(如桌椅)和室外设施(如楼梯踏步)的依据; 动作域是指师生在教室活动范围的大小,包括学生各种活动的心理空闰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这些数据是人的动态的描述,对于学生安全、舒适、方便有直接意义。
②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室内设计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正确地决策。例如,温度对于人的行动反应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如果场所环境温度超过29摄氏度,工作效率就会开始降低
③对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学对视觉要素所测得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视觉是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也是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比较严重。这里除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用眼习惯不佳等原因之外,光照环境和教室空间形状设计的缺陷也起了很大消极作用。人体工学研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