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建康

【答案】建康是东晋、三国时的吴、南朝宋、齐、梁、陈京师六朝的名称,又称建邺,故址位于今南京,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它也是六朝时期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2. 空心砖墓

【答案】空心砖墓是中国战国至西汉时期出现的墓葬形制之一,主要以河南郑州、洛阳为中心,并逐渐辐射到临近地区,到东汉即告绝迹。在横穴式的土洞内用空心砖堆砲墓室,墓道多为竖井式。空心砖墓的墓顶大致经历了由无顶(或木顶)到空心砖砌筑的平顶一一人字顶一一屋脊顶之类的发展演变;小砖墓最初也是无顶(或木顶)结构,到后来才出现了券顶、穹窿顶等不同的墓顶结构形式。西汉前期,墓室呈长方形,形状像木椁。到了西汉中后期,顶部往往砌成券顶,前壁做成门的样子,显得像房屋。墓室内的砖面上印有花纹和图像,河南洛阳西汉后期的个别墓里还绘有彩色的壁画。

3. 姜寨遗址

【答案】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村落遗址。位于陕西临潼,它为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据;揭露了一处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的半坡类型聚落遗址;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有利于了解仰韶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4. 卜千秋墓

【答案】卜千秋墓是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西汉晚期壁画墓,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出土。墓主为卜千秋,卜千秋墓为夫妇合葬墓,由长方形主室和左右两耳室组成,主室全部由特制的空心砖砌筑,顶部仿券顶做成两坡平脊形式。卜千秋墓画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在门额和后壁上部绘有仙禽、怪兽和四神等。在狭长的脊顶上,绘着由日、月、伏羲、女娲以及四神、仙禽神兽构成的天上世界,男女墓主则在仙人的引导下,乘仙鸟和龙舟凌云飞升,风格朴拙传神。

二、填空题

5. 我国常见的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结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6. 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_____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_____。

(补充:缠柱造:下层柱端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答案】缠柱;柱间斜向支撑

7. 《说园》的作者_____,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答案】陈从周

8. 我国自办最早的建筑教育始于_____年,最早的建筑系成立于_____年。

【答案】1923; 1927

9. 中国近代华盖建筑事务所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人合办的,他们都是毕业于_____大学。

【答案】赵深;陈植;童寯;宾夕法尼亚大学

10.关于古建筑有些通假字,例如商周陵墓,常常四向有斜坡墓道向椁室,称为“_____”,汉代随葬品冥器也称为“_____”。

【答案】木椁室;明器

一、名词解释

1. 黄肠题凑

【答案】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才可以使用。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该类型墓穴的代表有秦公一号大墓、天山汉墓、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

2. 举架

【答案】举架是指中国古建筑确定曲面曲度的方法。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的方法推算屋面坡度,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有利于减小屋面风雪荷载,形成了古代汉族建筑独特的风貌。举架的做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举架,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举折。

3. 南禅寺

【答案】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1200多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其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4. 大明宫

【答案】大明宫是唐代宫殿,始建于唐代早期,唐后期毁于兵乱。根据史籍,大明宫为唐高宗以后的主要朝会之所。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面积3.2平方公里,版筑夯土城墙。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殿亭建筑遗址多在宫城北部。

二、填空题

5. 《周礼•考工记》云“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_____”,使屋顶似乎可以排水快而远,是屋顶形成圜和曲线的原因之一,如翼轻展的曲线美也随之形成。

【答案】吐水疾而溜远

6. 我国常见的古代木门的门板形式有_____、_____。

【答案】板门;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