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751法学基础理论之宪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宪法的本质?

【答案】(1)宪法作为法,在本质上同一般法律一样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并依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2)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宪法具有自身的特点:①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和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更为全面和集中; ②以根本法的形式协调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确立利益协调的共同规则; ③宪法反映了政治力量之间根本的对比关系,并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④宪法是确认一国民主制度,通过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2.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公检法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原则具体体现表现为:

(1)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2)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3)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对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4)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应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3.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案】(1)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全国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位

①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在整个军事机关系统中处于最高的领导地位。

②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其他组成人员由全国人大产生; 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③宪法又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宪法的这些规定表明,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说,处于从属地位。

4. 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主要表现。

【答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主要表现有;

(1)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2)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3)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

(4)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5)决定特赦。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h}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7)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8)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9)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出的议案,决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等。

5.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有哪些宪法原则?

【答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宪法原则主要有依法独立审判原则、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1)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依法独立审判原则是指人民法院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审理案件,只服从法律,作出裁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权威,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保证国家审判权的统一行使,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执行,保证审判工作正常进行。

(2)当事人在法律适用卜一律平等原则

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对一切案件中当事人都必须平等地依据法律规定进行适用,不得考虑法律以外的其他因素。既包括对行政案件、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平等地适用法律,也包括对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平等地适用法律。尤其是在行政案件中,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应当平等地适用法律。

(3)公开审判原则

公开审判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

①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②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③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④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使是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应当进行公开宣判。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裁定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5)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和制度,是国家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被检察机关怀疑有罪而向人民法院提起控诉,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的审判,可能影响到他作为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因此,允许被告人和他的辩护人在诉讼中,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免除、减轻刑事处罚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利的具体制度,必要时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实行辩护制度,有助于人民法院全面客观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正判决或者裁定案件以及避免错案或者冤案的发生。

6. 简述英国内阁和政府的区别。

【答案】英国的内阁和政府同是行政机关,经常被人混同称谓。实际上内阁只是政府的核心,不是政府的全体。严格来说内阁和政府是有区别的。(1)他们的组成人员不同:内阁是由首相组阁时邀请在政府中担仟重要职位的人组阁的。他通常包括首相、财政大臣、外交大臣等人,而政府成员则包含全体阁员、非阁级大臣。

(2)组成人员的职责不同:内阁阁员参加决定国家政策、指导全国行政工作的内阁会议,而非内阁阁员的政府成员则一般不能参加内阁会议,只有内阁会议讨论其主管的事务时才有被邀请参加的可能,但是这些政府成员对其主管事务中的某些问题有权提请内阁会议讨论。

(3)运作方式不同:内阁卞要靠委员会和秘书处工作,目前有国防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经调政策委员会等,每个委员会通常由首相或一内阁成员担任主席。秘书处是首相统领内阁的行政和咨询中心。而中央政府辖下的大小部门约有200多个,较大的部有20个。各部门只设大臣1人,相当十副大臣的国务大臣,政务次官及常委次官各若干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