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从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自恋的概念到精神分析的理论在现代临床和社会/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化,自恋被描述为挣扎于矛盾的内部和人际交往的过程。自恋者的魅力和自信可以给他们巨大的能量,使其他人为之着迷,但他们的侵略性和缺乏同情心,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使许多人远离他们。
临床上的自恋人格障碍表现方式是极端和病态的,而在正常人群中自恋被认为是人格特质。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初中生的自恋人格和心理弹性的关系问题。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初中生的自恋、自我提升、自我防御和心理弹性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
1.优越感、自我欣赏、迷人性、谋求霸权、心理弹性无显著性别差异;自恋、权欲、自我提升、夸张幻想、独特性、自我防御、贬低、侵略性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2.自恋及其各维度、自我提升、独特性、迷人性、自我防御、贬低和侵略性上没有显著年级差异;夸张幻想、谋求霸权和心理弹性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3.自恋及其各维度、自我提升、自我防御和心理弹性的关系密切。除了自我防御和心理弹性呈现负相关关系,其它各变量两两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4.自恋、自我提升、自我防御对心理弹性的回归作用显著。
5.自恋通过自我提升对心理弹性产生正向作用;自恋通过自我防御对心理弹性产生负向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自恋,自我提升,自我防御,心理弹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