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二•九运动
【答案】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2. 盛宣怀
【答案】盛宣怀是中国晚清官僚,企业家。1870成为李鸿章的入幕之宾。1872年,参加创办轮船招商局,1885年升任该局督办。中日甲午战争后,许多近代化大企业受盛宣怀控制。1896年,接办张之洞创办的官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并改之为官督商办。同年,受清政府委任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在督办铁路总公司任期内,与英、美等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致使几项铁路权落入外国列强之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盛宣怀于1900年与各国驻沪领事商订《东南互保章程》。1911年初授邮传部尚书,旋改称邮传部大臣。1900年5月,清政府宣布由他策划“铁路国有”命令。他即以此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把原来已允许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权交与外国资本作抵,激起全国性人民保路运动。辛亥武昌起义后,被革职,在政治上已无地位,但仍有经济实力。1915年策划筹组中日合办钢铁公司,未果,遗有《愚斋存稿》。
3. 壬寅学制
【答案】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是由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1902年8月15日由清政府正式颁布。该章程规定,初等教育10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6年,教育
年限长达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学堂章程,但由于不够完备而未实行。
4.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答案】《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发表的反对君主立宪的著名论文。1903年,章炳麟在《苏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了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针对康有为关于中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观点,他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
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当时革命派从思想上、理论上正面批判立宪派的重要著作。
5. 《校邠庐抗议》
【答案】《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于1861年为宣传洋务思想而作。该书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把“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作为洋务指导思想。该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6. 癸卯学制
【答案】癸卯学制指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制,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癸卯学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7. 江南大营
【答案】江南大营是指清政府在天京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天京城外,4月移扎孝陵卫,始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呼应。此后三年中,该大营清军多
1856年6月被秦日纲、次堵截太平军东进,进攻天京和太平天国其他城市,给太平军以很大威胁。
石达开等一举攻破,向荣败逃丹阳,旋死。1858年1月,江南提督和春在孝陵卫重建江南大营。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清政府遂撤销江南大营。
8. 威海卫之战
【答案】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军侵犯威海卫的战役。黄海海战后,李鸿章避让求和,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18%年1月20日,日军出动二十五艘兵舰运送陆军二万余人在荣城湾登陆,并以军舰封锁港口。1895年2月2日,日本占领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与陆军一起炮轰停泊在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受敌水陆夹攻,先后有四艘军舰被击沉,人员伤亡惨重。北洋海军中的部分海员爆发兵变,胁迫丁汝昌投降。2月11日,丁汝昌拒绝投降,被迫自杀。余舰十一艘为日军所获。至此北洋海军彻底覆亡。
9. 李秀成自述
【答案】《李秀成自述》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全文约五万余字,今仅存有33300多字,比真迹少10000余字。《自述》中叙述了太平天国起义始末,总结出“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的经验教训。同时由于他对曾国藩抱有幻想,还提出所谓“招降十要”。曾国藩对《自述》有删改。原稿现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10.《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答案】《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是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1858年11月清政府分别同英、法、美三国签订。地点在上海,清政府代表是钦差大臣桂良。章程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按价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11.谘议局
【答案】谘议局是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于1909年10月在各省正式成立谘议局。谘议局有权议决本省行政兴革事件、预决算、税法、公债等。但决议事项须得到本省督抚同意方能生效,实际上只有建议权,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12.东北抗日联军
【答案】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纷纷建立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抗联的队伍包括杨靖宇率领的第一军、周保中率领的第二军、李兆麟担任总指挥的第三路军。东北抗联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二、论述题
13.概述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失败原因及其意义。
【答案】(1)义和团运动的特点:
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带有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的义和拳反对洋教势力开始,到1900年6月与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而进入高潮,义和团始终没有制定出完整、明确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②义和团始终没有指定出完整、明确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这就决定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在北中国的多个地方始终是各地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指挥力量。
(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在主观上,义和团运动的自发性,以及缺乏先进的、统一的领导阶级和领导理论导致了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性及组织不明确性。
②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仅仅是“传单一出,千人立聚”,利用迷信,这种方式具有浓厚封建落后性。
③在客观上,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腹背受敌,最终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虽然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但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中国是不易实现的,而不得不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