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647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答案】《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发表的反对君主立宪的著名论文。1903年,章炳麟在《苏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了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针对康有为关于中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观点,他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当时革命派从思想上、理论上正面批判立宪派的重要著作。

2. 轮船招商局

【答案】轮船招商局是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家企业。1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1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改组后,归邮传部管辖。

3. “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案】“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4. 李秀成自述

【答案】《李秀成自述》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全文约五万余字,今仅存有33300多字,比真迹少10000余字。《自述》中叙述了太平天国起义始末,总结出“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的经验教训。同时由于他对曾国藩抱有幻想,还提出所谓“招降十要”。曾国藩对《自述》有删改。原稿现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5. 《上李鸿章书》

【答案】《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进呈李鸿章的一封奏疏。1893年冬天,孙中山在家乡草拟了一份长达8000余字的《上李鸿章书》,并于第二年春天北上天津进见李鸿章,希望通过这个掌握实权的洋务派官僚,推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在这封上书中,

孙中丄认为,西方国家富强的本源,并不完全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揩模,改革教育制度,兴学育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工商业,以期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放弃了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6.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骅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7.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8. 赫德

【答案】赫德,英国人,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8年之久。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回国。

9. 《双十宣言》

【答案】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向全国人民宣布自己的基本政策,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即《双十宣言》。宣言分析了战争形势,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打倒蒋介石的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愿通商友好条约;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等。《双十宣言》适应了新形势,并对正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人民,起了很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给全国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10.天津机器局

【答案】天津机器局是1867年由崇厚创办的官办军用企业,初名“军火机器总局”,是清朝在

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其开办经费20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九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常年经费每年约30余万两。天津机器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西局以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及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所产军火除供应本省外,还按时拨给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东局还附设有水师、电报学堂。二十一年,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又名“总理北洋机器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时遭到破坏。

二、论述题

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造成了日军的重大伤亡。中国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地位

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

②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

③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台湾、澎湖列岛等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④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灿烂篇章,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立了光辉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第二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2)作用

①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

②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③中国战场牵制和毙伤日军主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

12.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答案】严格说来,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