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普通心理学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02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 9.素质 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2002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 反射: 神经系统的最基本方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其产生来说都 是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2. 错觉: 指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的现象。 例如:太阳在天边或天顶时,它和观察者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在天边时远,而在天顶时近。 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原因,而且有主观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3. 模式识别:指人们能够确认他们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将它也其他的模式区 分开来的现象。心理学上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我们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对人类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对光学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得)和声学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的识别。这是模式识别的两个重要方面。

4. 图形掩蔽:指由于在短暂呈现条件下,图形的轮廓尚未形成,而被另一个含此图形 的图形所掩蔽的现象。一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例如:在银幕上相继出现投射的两个图形,前面一个为目标图形,后面一个为掩蔽图形(圆环),两个图形呈现的时间各为20秒,中间间隔100秒,结果显示,在连续呈现时,被试只看到一个中心空着的黑色圆环,而圆盘却消失了。这是 因为在短暂呈现的条件下,圆盘的轮廓尚未形成,因而被圆环所掩蔽。

5. 暗适应: 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最初7-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