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蚌埠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成型基因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
【答案】组成型基因表达是指管家基因表达。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 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
2. 单核苷酸。
【答案】单核苷酸是指核苷与磷酸缩合生产的磷酸酯。
3. 膜内在蛋白。
【答案】膜内在蛋白是指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4. 糖原贮积症(glycogenosis or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答案】糖原贮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5.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6. (年)内含子
【答案】内含子
列。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
7. 诱导酶。 是指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外显子的中的区域。
【答案】诱导酶是指当生物体或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提高,诱导物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促进酶蛋白的合成。
8. 超二级结构。
【答案】
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螺旋、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
二、问答题
9. 简述各种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已知的主要作用。
DNA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答案】是遗传的最小功能单位,它决定着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mRNA 则转录DNA 上的遗传信息,它是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模板;tRNA 作为氨基酸的受体,携带活化的氨基酸到肽链中的正确位置,起转移氨基酸的作用;rRNA 作为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0.与野生型相比,带有Dam 甲基化酶突变(dam-)的大肠杆菌的突变率升高。然而,如果大肠杆菌高水平表达这种酶也能导致突变率提高。为什么?
【答案】错配修复系统依靠甲基化程度不同区分母链和子链,Dam 甲基化酶突变后,DNA 母链和子链都不能被 甲基化,错配修复系统无法区分母链和子链,无法正确地识别错配的碱基,因而导致突变率升高。而提高该甲基 化酶的活性,则会降低新合成DNA 发生半甲基化所需要的时间。于是,参与错配修复的酶具有更短的时间去发 现DNA 半甲基化的位点,以此来区分母链和子链。结果被修复的错配碱基对减少,突变率必然提高。
11.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案】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铁的价变即的互变来进行电子的传递。它们的差别在于细胞色素的铁是血红素铁,铁与血红素分子紧密结合;而铁硫蛋白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与蛋白质中Cys 的硫和无机磷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铁硫中心。
12.一个双螺旋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的A%=24%, C%=30%。
(1)说明这一条链上的(T+G)的摩尔分数;
(2)互补链上的A , C ,(A+C)的摩尔分数。
【答案】(1)已知A%=24%。C%=30%
所以这条链上(T+G)%=1-(A%+C%)=46%
(2)根据Chargaff 规则,A%=T%,C%=G%
所以互补链上T%=24%,G%=30%,(A+C)%=46%
13.与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降解成丙酮酸相比,3分子葡萄糖先通过戊糖磷酸途径转化成2分子果糖6-磷酸和1分子甘油醛-3-磷酸后再进入糖酵解途径,其产量有何区别?
但通过戊【答案】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的3分子葡萄糖在转化成丙酮酸后可产生6分子
糖磷酸途径绕行时只能产生5分子
14.DNA 分子什么样的结构特征为DNA 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分子基础?
Watson 和Crick 当时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曾经指出,【答案】如果他们的双螺旋结
构模型是正确的话, 那么DNA 的复制(即生物合成)应该是半保留的。由于构成DNA 双螺旋结构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按照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即A 与T , G与C 互补配对),反向平行的结合在一起,当DNA 进行复制时,两条母链彼此分开,每一条链可以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决定与它互补的新链的碱基顺序。于是,按照互补原则合成的子代DNA 双螺旋分子,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以亲链为模板合成的。所以,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
15.简述尿素循环的过程和发生部位。
【答案】尿素循环的过程:
(1)在线粒体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将氨和
(2)合成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形成瓜氨酸和磷酸;
(3)瓜氨酸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与天冬氨酸生成精氨琥珀酸,然后精氨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酸被水解生成鸟氨酸和尿素。
总反应为:
发生部位:前两步在线粒体中进行,可避免氨进入血液引起神经中毒,后续步骤在细胞质中进行。
16.嘌呤霉素和四环素都能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但嘌呤霉素的抑制效果低于同剂量的四环素,为什么?
【答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的作用点很多。
(1)抑制氨基酸的活化。例如,吲哚霉素是色氨酸的类似物。
(2)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如氨基环醇类抗生素,链霉素与小亚基结合。
(3)抑制肽链的延伸。例如,四环素封闭小亚基的氨酰位点,氯霉素主要是与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酰基转移反应。
(4)使翻译提前终止,如嘌呤霉素。
所以嘌呤霉素的抑制效果低于同剂量的四环素,嘌呤霉素可以合成蛋白质,但是四环素则不可以。
三、论述题
17.脂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起哪些作用?
【答案】脂类(lipids )泛指不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各类生物分子,一般由醇和脂肪酸组成。醇包括甘油(丙三醇)、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固醇等类型;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两类。脂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能量储存形式。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骨髓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三酰甘油作为能源储备具有可大量储存、功能效率高、占空间少等优点,三酰甘油还有绝缘保温、缓冲压力、减轻摩擦振动等保护功能。
(2)参与生物膜的构成。磷脂、糖脂、胆固醇等极性脂是构成人体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