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开大学商学院836管理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说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因素。

【答案】(1)决定长期平均成本形状的因素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厂商在产量不断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的调整过程中,将首先经历规模经济阶段,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减少,即LAC 曲线下降; 在实现适度规模时,长期平均成本降至最低,即LAC 曲线达到最低点; 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从C 曲线上升。所以,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形状呈U 形特征,即先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再上升。

(2)决定长期平均成本位置的因素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得到改善,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则称为外在经济。相反,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恶化,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上升,则称为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位置。当外在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下移:当外在不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上移。如图所示。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只影响LAC 曲线的位置高低,它们不会影响LAC 曲线的形状。因为LAC 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内生技术特征,而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生产的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

2. 如果一个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那么,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否一定是不变的? 为什么?

【答案】规模报酬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这一概念是用来分析当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导致的产量变化情况。如果产量变化的比例等于全部生产要素变化的比例,

这种情况被称为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

事实上,在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时,其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不变,也可以递减。例如,线性生产函数

数,即,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不变的常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说,当时,也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但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既有

且。再如,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

,也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而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为零或无穷大,即在其等产量曲线的水平部分有,而在等产量曲线的垂直部分有。由此可

见,规模报酬不变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涉及生产技术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3. 在下面的博弈树中,确定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策略。

【答案】纳什均衡和逆向归纳策略都是同一个,即与支付向量(1, 3)相应的策略组合(决策1, 决策3)。分析如下:

(1)(决策1,决策3)是一个纳什均衡。在该策略组合上,没有哪个参与人愿意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首先,参与人B 不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它单独改变策略,即将原来的决策3变为决策4,参与人B 的支付将从原来的3下降到2。其次,参与人A 也不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它单独改变策略,即将原来的决策1变为决策2,则策略组合就成为(决策2,决策3),参与人A 的支付将从原来的1下降到0。

(2)采用逆向归纳法,可以判断出逆向归纳策略也是(决策1,决策3)。首先,如果参与人A 选择决策1, 参与人B 肯定不会选择决策4。另一方面,如果参与人A 选择决策2,参与人B 肯定不会选择决策4。在此情况下,考察参与人A 的选择。由博弈树可以看出,参与人A 的最优选择是决策1。最终结果是,参与人A 选择决策1,参与人B 选择决策3,即最优策略组合为(决策1,决策3)

4. 简述在微观经济学中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异同点。

【答案】(l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点

①两个市场上的中心问题都是价格决定,而价格决定都是通过供求平衡来实现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厂商的供给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需求和要素所有者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两个市场上,供给和(或)需求发生变动,都将使均衡格局发生变动,供求定理发挥同样的作用。

②在两个市场上,对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合理配置对收入的支出,用于购买既定价格的产品; 而消费者的收入则来源于要素市场上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样,在供给生产要素数量时,要素所有者遵循的规则仍然是效用最大化。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供给者,为了利润最大化,在既定的价格下选择供给产品的数量。同样,厂商是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者,以此原则,厂商选择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

(2)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不同点

①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从而决定了需求规律是有关消费者行为的假定,比如在基数效用论中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假设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描述,难以有力证明。而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来源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而来源于厂商的生产规律,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技术规律,有关生产函数的假设比较容易证明,因而使生产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来源于厂商,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但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前提是消费者需求。与此不同,产品市场上的需求是消费者的直接需求,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大小,部分决定了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不同于产品的供给,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效用,而产品的供给则主要是生产者的技术因素。

二、计算题

5.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其中,U 为效用,R 为收益(千元)。他有1万元钱,如果存在银行里,年利率为2%:如果全部投资于股票,估计一年中有40%的概率获得8000元的投资收益,有60%的概率损失5000元。

(1)该消费者是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还是风险中性者?

(2)他是否会选择投资股票?

(3)如果投资股票,他的效用是多少?

【答案】(1)根据个人面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可将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即风险厌恶型、风险中性型、风险偏好型。具体说来,主要根据在不确定情况下期望值的效用和效用期望值的大小关系来区分这三种类型。

风险厌恶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风险中性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风险偏好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如果该消费者把1万元都投资于股票,则他的期望收益为:

期望收益的效用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