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军校大学生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感戴,亲社会行为,自尊

  摘要


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成分,感戴在人类的社会情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但能够帮助个体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加对他人的情感支持与帮助,并能够促使个体做出对施惠者、他人及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目前有关感戴的研究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病态视角的心理健康观,关注人性的优点和美德,考察感戴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体适应的积极意义。
本研究以军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拟运用多项目自陈量表探讨他们的感戴及其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自尊的中介作用,为促进军校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共选取大学生932人,其中包括军校大学生372人,国防大学生255人,地方大学生305人,分别完成大学生感戴量表、自尊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主要目的包括:
1、考察军校大学生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状况;
2、验证大学生感戴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3、探讨自尊在感戴与亲社会行为间关系的内在机制。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⑴从整体上看,军校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显著高于地方院校和国防大学生;对军校大学生而言,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家庭收入方面,军校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均无显著差异。
⑵军校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显著高于国防大学生和地方院校学生;对军校大学生来说,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公开倾向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性别、家庭收入方面,军校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均无显著差异
⑶军校大学生的感戴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⑷回归分析显示,感戴能够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也能通过自尊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亦即自尊在感戴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本研究基本上证实了最初的研究假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军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感戴干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