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3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答案】(1)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2)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 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意义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2.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 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
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3.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案】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和基本观点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线发展。
(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4)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 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应该运用怎样的力法去认识它们?
【答案】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可以加以借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 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5. 简述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简要关系。
【答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