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

A. 国子学

B. 觉罗学

C. 八旗官学

D. 俄罗斯馆

【答案】D

2. 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

A. 《经验与教育》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我的教育信条》

D. 《教育与社会》

【答案】B

,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解析】杜威是美国教育学家,其重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1897《我的教育信条》; 1899《学校与社会》; 1983《经验与教育》。

3. 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 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

A. 成熟论

B. 性善论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可以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分为内发论、外烁论和相互作用论。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和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外烁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华生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在人的发展方一面,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的动力。

4.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 礼、乐、射、辞、书、数

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 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D

5.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 指导教育实践

B. 规范教育行为

C. 揭示教育规律

D ,制定教育方针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理解情况。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样类型的题目在教育学原理的前几年的试题中考查过,就是说,科学对应的就是规律,明白这个关键点,这道题选对也就很容易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 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中,不包括( )

A. 方言学堂

B. 军事学堂

C. 政治学堂

D. 技术学堂

【答案】C

7. 古罗马教育家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是( )

A. 《雄辩术原理》

B. 《论雄辩家》

C. 《忏悔录》

D. 《论灵魂》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西塞罗的教育学著作的了解,算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也提醒了大家,著作一定记得准确。古罗马教育家西塞罗的教育学著作是《论雄辩家》; 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写的《雄辩术原理》也叫做《论演说家的教育》; 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哲学家奥古

,斯丁的教育哲学著作是《忏悔录》(卢梭的自传体小说也叫做《忏悔录》)《论灵魂》是古希腊的

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8. 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答案】D

9. 按照关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

A. 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 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 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 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答案】B

【解析】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也是五种不同的类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v 一划和教材等。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实行的课程,是指在课堂里实际开展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可以通过观察,问卷,与学生交谈等方式来识别这种课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动态的角度。不同的课程内容定义反映了定义者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每一种课程定义的背后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理论基础。因此,答案选B 。观察课程分类和课程概念,好多次考试中都有涉及。

10.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了一本书籍是( )

A. 《五经正义》

B. 《三经新义》

C. 《论语释注》

D. 《四书集注》

【答案】D

11.在西方近代教育中,依据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提出初等学校教育应该从最简单要素开始,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卢梭

c. 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