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海国图志

【答案】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所编写的一部地理著作。《海国图志》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给封闭了近百年的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观念。在书中魏源不仅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产生了影响。

2. 《中法新约》

【答案】《中法新约》是1885年清政府在天津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②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③中国以后修筑铁路,应同法国商办;④法军退出台湾、澎湖。法国势力从此侵入我国云南、广西,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3. 四行二局

【答案】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六大金融机构,是国家资本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控制和支配全国货币金融的总枢纽。“四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国民政府建立和掌握了“四行二局”以后,又运用各种办法,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商业银行和钱庄。

4. 唐才常

【答案】清末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组织自立会,建立自立军,并于1900年领导自立军起义,后被张之洞杀害。

5. 虎门销烟

【答案】虎门销烟即由林则徐主持的查禁和销毁鸦片的禁烟运动。鸦片输入使清朝统治者感受到了严重危机,1838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通知外国烟贩限期呈缴所有鸦片。英国烟贩迫于禁烟压力缴出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也缴出1500余箱,共计237万余斤。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6. 红军长征

【答案】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开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6月14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会师。10月19日,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7. 四三会议

【答案】中国共产党把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作为领导内蒙古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中心环节,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1946年4月3日,联合会和东盟自治政府在承德召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即著名的“四三会议”)。会议一致决议:民族解放的方针是平等自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撤销东盟自治政府,改造蒙古武装,直属于人民解放军各军区统一领导和指挥。会议选举乌兰夫为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四三会议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者,从理论上、思想上解决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向、道路问题。从此,内蒙古人民的革命力量统一起来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投入到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8. 朝贡体系

【答案】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首次以文字规定了中国和外国平等往来,朝贡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1871年,中国清朝政府虽然一再以“大信

,不约”为借口拒绝同曾经的朝贡国日本签订平等条约,但是最后仍然被迫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

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9. 府院之争

【答案】府院之争是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操纵在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手里。黎元洪不甘心做傀儡,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以日本为靠山的段祺瑞抗衡,双方的斗争因1917年春的“参战”问题而公开化。段褀瑞主张对德宣战,参加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黎元洪依靠英、美等国,通过国会极力反对。段祺瑞召集督军到京开会,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下令免除段棋瑞国务总理职务。段褀瑞离京赴津,通电各省武装倒黎。因一方为总

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故称为“府院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英、美与日本之间在中国的争夺。

10.魏源

【答案】魏源(1794~1857),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中进士。1814年,到京师学习

,后与龚自珍齐名。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又助两江《公羊春秋》

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筹议漕运、水利、盐政诸事。他讲求经世致用,批判了在当时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宋学和汉学。鸦片战争前,主张严禁鸦片输入,认为鸦片贸易是使中国民穷财尽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时,参与浙东抗英斗争。《南京条约》订立后,他为了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

,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他根据《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对照,撰写了《圣武记》

,对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进行了综述。编写成《海国图志》《海国图志》传人

日本后,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魏源主张变法革新,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还介绍和评说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魏源的这种思想和主张是难能可贵的,对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11.平型关大捷

【答案】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和物资,毁敌汽车和马车300余辆。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通过这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惟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12.西山会议派

【答案】西山会议派是指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出席会议的仅有中央执行委员8人(占总数1/3)、候补委员3人、中央监察委员2人。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并通电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和国民党二大开会日期“应由本会决定”。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分部。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邹鲁、谢持的党籍,对其他一些人给予警告处分。但西山会议派无视二大决议,仍非法召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通令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与蒋介石集团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