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加入WTO 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答案】中国加入WTO 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
(1)农产品关税减让
根据谈判承诺,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约束。其中水果、肉类、葡萄酒和奶类制品等产品的降低幅度更大。
(2)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
加入WTO 以后,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糖、羊毛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在关税配额制度下,配额内关税率为1%~10%配额外关税率为10%~65%。
中国继续保留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及进口专营权。 中国承诺,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明确关税配额公布、申请和发放的时间,反映消费者喜好和最终用户需求,不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提供再分配的机会等。
(3)国内支持的限制
中国保留了在《农业协议》下对农业国内支持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两项支持占相关年份特定产品和农业生产总值的8.5%。
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
(4)非关税措施的取消
中国加入WTO 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
取消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所涉及的农产品有食糖、烤烟、烟草、橡胶、羊毛等,其中,食糖、烤烟、烟草、羊毛在加入WTO 时取消,橡胶于2004前取消。
在加入WTO 时取消单一许可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米,以及豆油、花生油、棕搁油、菜籽油等食用油。
(5)出口补贴的消除
中国根据《农业协议》的规定,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
(6)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 后30天内,向WTO 通报所有有关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中国将遵守WTO 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2. 农业发展分成哪三个阶段? 它们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农业发展可分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1)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石器、棍棒为生产工具,以传统的直接经验为生产技术,只能够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是从土地上掠夺物质和能量,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循环。
(2)传统农业是指开始十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
(3)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人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3. 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答案】农贸市场全称是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农贸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势:
(1)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以个体经营为主,农贸市场为大量的个体零售商贩和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
(2)个体零售商贩主要由当地的个体经营者、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工人构成,他们经营生鲜农产品货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产自销,二是批发市场;
(3)一般而言,小城镇和乡村农贸市场上农民自产自销的比例大,大中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进货;
(4)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末端,满足了广大居民传统购物习惯的特点,目前仍然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大量存在,是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要形式。
劣势:在大中城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购物习惯发生变化,农贸市场在购物环境、卫生条件和商品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要。
发展趋势:逐渐开始被新型零售业态的代表一一超市所取代。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而连锁经营又有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之分。
正规连锁的优势:有较强大的议价能力、获取批发功能和多铺店销售的效率,可以利用传媒,便于计算统计,有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规划。劣势:缺乏灵活性,需要较高的投资,限制了个人的独立性。
特许连锁的优势:投资少、扩张快。劣势:可降低风险、减少失败率。
自愿连锁的优势:灵活性强,各店自主权大,主动性高。劣势:统一性差,决策迟缓。
超级市场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大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相对接,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以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4.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①各大洲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贸易变化很大;
b. 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发展缓慢;
c. 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建立和扩大,其主要农产品不仅由短缺变为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供出口,从而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方;
d. 北美由于受到欧盟的激烈竞争,出口地位有所下降;
e. 大洋洲主要出口畜产品,近年来又增加了谷物出口。
②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c. 主要农产品进出日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①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②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
③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④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⑤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⑥土特产品以及供日常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手工编制品、花卉贸易兴旺。
(2)农产品的贸易的特征
①贸易商品集中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②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 ③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a. 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时间,基本上不受其他因素所影响;
b. 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农产品运输时间尽量缩短。
⑤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a. 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人、替代弹性大;
b. 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替代弹性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