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614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霍尔堡组曲》是作曲家_____为纪念17世纪的丹麦民族戏剧奠基人霍尔堡诞辰200周年而作的作品,采用了_____音乐风格写作。
【答案】格里格; 巴洛克
【解析】弦乐合奏《霍尔堡组曲》是格里格为了纪念诗人霍尔堡200周年诞辰而作,采用巴罗克组曲的结构原则,包含前奏曲、萨拉班德、加沃特、旋律和里戈顿。
2. 巴赫是第一位写作键盘协奏曲的作曲家,如作品《_____》,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共6首,包含大协奏曲和_____两种类型,其中第6首属于_____类型。
【答案】意大利协奏曲; 乐队协奏曲; 乐队协奏曲
【解析】巴赫是第一位写键盘协奏曲的作曲家,代表作是《意大利协奏曲》。他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包含了大协奏曲(第一、二、四、五)和乐队协奏曲(第三、六)两种类型。
3. 法国作曲家弗朗克的主要代表作有:清唱剧 《_____》、交响诗《_____》、唯一的交响曲《_____》。
【答案】赎罪; 风神; d 小调交响曲
【解析】赛萨尔·弗朗克(1822~1890)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代表作有清唱剧《赎罪》、交响诗《风神》和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
4. “格律诗篇” 是_____教派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圣公会圣咏的主要音乐体裁有_____和_____。
【答案】加尔文; 赞美歌; 礼拜乐
【解析】16世纪30年代在法国和瑞士等法语地区兴起的新教,属加尔文教派。“格律诗篇”是其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国教仪式音乐的主要体裁是礼拜乐和赞美歌。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礼拜仪式中领圣餐时的音乐。赞美歌采用圣经或其它宗教内容的歌词,用英语演唱,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拉丁语经文歌。
5. 古希腊时期的颂歌皆为_____形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_____两种,后者在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戏剧形式悲剧。
【答案】合唱; 酒神颂歌
【解析】古希腊时期的颂歌皆为合唱形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两种。公元前6世纪末,从雅典的酒神颂歌合唱中逐渐发展出古希腊悲剧。
6. 中世纪的管风琴根据尺寸形状大小可分为固定式管风琴和_____。
【答案】便携式管风琴
【解析】管风琴是允许使用于教堂的中世纪乐器,根据其尺寸形状大小可分为固定式管风琴和便携式管风琴。
7. 巴赫的声乐作品大多以宗教为题材,留存至今数量最多的是200多部_____,脱胎于古老的天
1728年首演、100年后由门德尔松再次执棒的大型清唱剧巨著 ,主教仪式音乐的《_____》《_____》。
【答案】康塔塔; b 小调弥撒曲; 马太受难曲
【解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属路德教派。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主要有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和弥撒曲。留存至今数量最多的是200多
,根据四福音部的康塔塔,为谋求信仰天主教的萨克森选侯重廷乐长职位而作的《b 小调弥撒曲》
书写的大型清唱剧巨著《马太受难曲》。
8. 18世纪在意大利产生了喜歌剧,其直接前身是正歌剧中的_____,1733年,作曲家_____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
【答案】幕间剧; 佩尔戈莱西
【解析】18世纪初开始把几个不同正歌剧幕间演出的喜剧场面抽出单独演出,变成类似“集成剧”式的喜剧,被称为“幕间剧”。幕间剧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前身。1733年,作曲家佩尔戈莱西(1710-1736)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
9. 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发明了ut , re , mi , fa , sol , la 的六声音阶唱名法,并且确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中世纪时被广泛采用的_____,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答案】圭多; 纽姆四线谱
【解析】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为便于学唱圣咏而创造了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唱名分别为音节ut 、re 、mi 、fa 、sol 、la 。纽姆四线谱就是在圭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10.20世纪的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和威伯恩被称为_____乐派。
【答案】第二维也纳
【解析】第二维也纳乐派是指十二音体系代表人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作曲家贝尔格及作曲家威伯恩。其中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11.欧洲最早产生的管风琴是在古罗马时期由埃及工程师发明的_____。
【答案】水力管风琴
【解析】水力管风琴是欧洲最早产生的管风琴,由古罗马时期的埃及工程师式比希乌斯发明。水力管风琴通过水的压力送风发声,音量宏大,开始作为观赏角斗时的伴奏,后常用于戏院、剧场,以至家庭。
12.格鲁克与台本作家卡尔扎比吉合作的第一部改革歌剧《奥菲欧》,歌剧以_____取代清宣叙调,摒弃_____突出_____的作用,创立了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
【答案】带伴奏宣叙调; 炫技性咏叹调; 合唱
【解析】格鲁克与热心于歌剧改革的意大利台本作家卡尔扎比吉合作写了体现改革理想的歌剧《奥菲欧》。歌剧以带伴奏宣叙调取代清宣叙调,摒弃炫技性咏叹调,突出合唱的作用,创立了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对法国大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
13.奥芬巴赫
19世纪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一生创作轻歌剧近百首,
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和《美丽的海伦》等。
14.《卡马林斯卡娅》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交响幻想曲,以一首乡村婚礼歌曲和一首民间舞曲“卡马林斯卡娅”为主题,写作了双主题变奏曲,并融人了民族化的支声复调手法,为后世俄罗斯交响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
15.交响乐
【答案】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16.拉威尔
【答案】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与德彪西同为二十世纪法国音乐的代表,创作受到西班牙民间音乐和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和声与曲式在传统基础上富于个性,配器技法炉火纯青。代表作有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曲《水之嬉戏》等。
17.《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五幕歌剧,台本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编写,叙述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