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803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应如何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

【答案】(1)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发生矛盾的原因

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具有决策和行动的权力,而参谋关系则应当是一种服务和协凋的关系,具有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实践中,保证命令的统一性往往会忽视参谋作用的发挥; 参谋作用发挥失当,又会破坏统一指挥的原则。这使直线和参谋有可能相互指责、互相推卸责任。

(2)充分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儿点:

①应该明确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的职权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到参谋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协作和改善直线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越权、不争权、不居功自傲;

②为了确保参谋人员发挥作用,应当授予他们必要的职能权力,这种权力应当更多的是一种监督权;

③给予参谋人员必要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直线部门的活动进展,并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

2. 什么是古典管理理论? 它在管理学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古典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初在西方建立起来的一些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都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视“人”的因素及人的需要和行为,并且都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关注的只是组织内部的问题,这些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们将这些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具体内容如下:

(1)科学管理理论

①科学管理理论的概念

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总结出了四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该理论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工人凭经验操作机器,管理人员也凭借经验进行管理)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的管理转变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

②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泰罗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劳资双方关注的焦点从盈余的分配比例转向了如何设法通过共同努力把盈余的绝对量做大。同时泰罗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系列科学的作业管理方法。他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即科学管理的贡献是世界性的。

(2)一般管理理论

①一般管理理论的概念

1916年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该理论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②一般管理理论的意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思想是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为后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勾勒出基本的理论框架。法约尔跳出了泰勒以实践为基础研究管理理论的局限,在理论上第一次努力将管理的要素和管理的原则系统地加以概括,为以后推广管理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使管理具有一般科学性。

(3)行政组织理论

①行政组织理论的概念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是科学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设计和运作。权力是统治社会或管理某一个组织的基础。在韦伯看来,有三种权力能被社会接受:法理型权力、传统型权力、魅力型权力。

②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

该理论为20世纪初的欧洲企业从不正规的业主式管理向正规化的职业性管理过渡提供了一种纯理性化的组织模型,对当时新兴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3. 对比关于变革的“风平浪静”与“急流险滩”两种观点。

【答案】变革过程有两种观点,可以使用两个极为不同的比喻来说明变革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风平浪静”观

风平浪静观是指设想组织是一艘在风平浪静的海洋中航行的大船,船长和船员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正开往何处,因为他们以前已经作了多次这样的航行,只是偶尔遇到风暴时才会有变化出现,其他平静、可预见的旅程中尽可放心享受。

(2)“急流险滩”观

急流险滩观是指把组织看作是在不断出现险滩的湍急河流中航行的小木筏,筏上有半打的船工,但他们以前从未在一起出过航,也完全不熟悉河流的构造,不了解最终的目的地,甚至情况可能更坏,他们得在漆黑的夜晚航行。在这种急流险滩的比喻下,变化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对变革的管理因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组织变革应达到的目的

组织的变革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主要包括:①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组织目前的目标; ②有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组织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 ③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组织能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做出合适的反应; ④有足够的革新性,以便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能主动地进行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变革观的地位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企业正由原来的“风平浪静”观向“急流险滩”观转变。

4. 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提供哪些要素条件?

【答案】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注意几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共享的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共享性,组织如果能够使员工充分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就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取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进行自主的决策,提高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为组织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充分放权权力。组织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地放权给团队中的各个专家和基层人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根据工作过程实际进行适当的安排,这样,各种类型的权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4)对绩效的奖励。组织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系统,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贡献给予奖励。这种奖励系统应该既包括工资和利润提成,也包括一定的股权比例,如职工持股计划(ESOPs )等。

5. 试析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答案】(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动作研究,泰罗认为当时工人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②通过科学测定,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并为下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下人”,是指那些天赋和才能与工作性质相符,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工人。为此,泰罗强调工作的分配和努力两个要素。

③推行标准化制度,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工作定额采取不同的工资率,以刺激工人提高产量。

⑤下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变双方的相互对立为相互合作,以增进双方的利益。

⑥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在当时,企业没有专门的计划部门,工人全凭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泰罗认为,应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实现工长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⑧在组织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高层管理者只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经营决策问题,而把那些日常事务的决策与处理权交给基层管理者,只有在例外情况下高层管理者才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