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诊医学(医学高级)题库>急性中毒题库

问题:

[多选] 下列阿片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中用纳洛酮纠正有较好效果的是()

A . 昏迷
B . 呼吸抑制
C . 低血压
D . 非心源性肺水肿
E . 针尖样瞳孔

患者,男性,41岁。因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5年,反复乏力、尿黄1年余,加重伴发热、恶心15天入院。入院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右腋前线第4肋以下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脐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计算力定向力减低,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近1周来,患者睡眠明显增多,患者院外未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检查。该患者经过两周的内科综合治疗,病情稳定,胸、腹水减少,黄疸下降,PTA升高至67%。腹水培养报告:大肠埃希杆菌,对多种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HBV-DNA定量5.6×106copies/ml。结合该患者的病史,关于本次发展为重型肝炎的发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必须具备基本两点:有或间接表明慢性乙肝病史,并达到重型的诊断标准。 肝细胞发生病理损害的机理主要是病毒复制,引起的直接肝细胞破坏。 肝细胞损害的主要机理是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其中CTL细胞介导的免疫损害起关键作用。 肠源性感染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在体内引起的细胞因子网络的活化,直接或间接扩大和加剧了肝细胞的损害,这种损害也被认为“二次打击”学说。 反复HBV的复制和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了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肝细胞的杀伤作用,即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该患者的又一重要机理。 机体的过敏反应是本次发病的重要因素。 患者,女性,58岁,右眼视物不清,眼前固定黑影3天。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晨起后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相对固定,1天后未能缓解,黑影逐渐增大,变暗,发展为上半侧黑影。无畏光、流泪,无眼红、眼痛。患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史。平时血压偏低。眼科检查:VOD0.3,VOS1.0,双眼前段正常。根据上述症状,需要哪些检查() A.眼压、房角检查。 散瞳孔检查右眼。 散瞳孔检查双眼。 右眼B超检查。 小瞳下直接检眼镜。 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折返激动。 触发活动。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经确诊后应考虑的治疗方案是() 抗结核治疗。 使用抗生素。 少量输血。 充分准备后应尽早实行心包切除术。 强心利尿治疗。 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 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 对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也应该用出生队列研究,反映病原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下列阿片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中用纳洛酮纠正有较好效果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