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53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通过融资、控股、参股等形式融合为一种既控制生产又控制流通的万能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
(1)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范围内实行直接的结合;
(2)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其典型的存在方式是资本主义地大财团。
当今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金融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
(1)指用于增值的货币(资本)本身。这些货币通过货币本身的周转增殖自身,其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
(2)指那些掌有大量货币,并将其(部分地)用于金融资本用途的企业及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
2. 资本经营
【答案】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资本运动相比,资本经营有其相同的目的即价值增殖。但它们在内容、对象、方式、市场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更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同时资本经营者的能力也很重要。资本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
(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
(3)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
(4)无形资产经营。
3. 社会资本
【答案】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是指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又称为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 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社会资本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组成社会资本的各部分资本的简单算术和,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状况决定了其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之和。
4. 商业信用
【答案】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的形式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包括:(1)商品赊销一一卖方向买方提供信用; (2)预付货款一一买方向卖方提供信用。在这两种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商品赊销。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1)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2)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3)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4)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5.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
【答案】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是指在社会总产品的增长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些。具体来说,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最快,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而增长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总是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伴随而进行的。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原有的预付资本和积累的资本中转变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不变资本的增加必然要快于可变资本,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要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就要快于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也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在技术进步以及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普遍规律。
6.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资本主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和联合,对某一部门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状况。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1)竞争引起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①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同产业企业间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及企业生产经营多元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导致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③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④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
(2)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①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可能性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分散于大量中小企业,在为数众多的企业中要达成协议是极其困难的。而在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己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这样,少数大企业就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达成协定,控制某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②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a.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使用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b.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c.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丁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因此,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7. 所有制
【答案】所有制在本书中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在生产中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