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汶•雪莱(1797-1851)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1818)在英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哥特小说的杰作之一,也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开辟了哥特小说创作的新领域,并且对科幻小说这一文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哥特小说的道德性常被学术界忽视甚至否定,作为哥特经典之一的《弗兰肯斯坦》也常常被认为是一部流行的娱乐小说,而不是一部包含了关于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深度探讨的文学作品。直到1970年后,大批关于该小说的评论涌现,这些评论体现了《弗兰肯斯坦》的深度与广度。但是,在该小说的教化作用方面的评论却依然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故事分析,揭示出该小说杰出的教化作用,即作者玛丽•雪莱通过小说中三个故事的叙述,指出了当时社会关于浪漫理想主义,科学伦理与法国革命的主流思想的缺点与弊端,并且强调了理性控制激情与野心的必要性;科学研究与人类社会、自然相和谐的必要性;社会公正、宽容与博爱的必要性。小说以此来启迪了读者,帮助读者认清错误思想的危害,去除偏见与错误观念,完善辨别是非的能力。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弗兰肯斯坦》的教化作用,对加强我国关于哥特小说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主流思想。此外,《弗兰肯斯坦》中对19世纪的科学伦理、浪漫理想主义以及法国革命的反思,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伦理问题更加突显出来。激情的放纵与暴力的使用也普遍存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全面的理解《弗兰肯斯坦》的教化作用,能够在读者遇到这些复杂的道德问题时提供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并且给予启示,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弗兰肯斯坦》和其作者玛丽•雪莱,并且简要综述了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第二部分分析了沃尔顿船长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玛丽•雪莱反对浪漫理想主义中的以自我为中心和盲目追求个人野心,提倡理性地控制激情与野心。第三部分分析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故事。玛丽•雪莱在这个故事中指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科学观念中存在的危害,并且提倡科学研究应与人类社会、自然相和谐。第四部分分析了创造物的故事。玛丽•雪莱在这个故事中指出了滥用暴力的危害,并且提倡社会的公正、宽容和博爱。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三个故事的分析,揭示了该小说具有杰出的教化作用。玛丽•雪莱在小说中指出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存在的缺点与弊端,并且强调了理性控制激情与野心的必要性;科学研究与人类社会、自然相和谐的必要性;社会公正、宽容与博爱的必要性。因此,小说能启迪读者,帮助读者辨别是非,去除错误思想。《弗兰肯斯坦》的这个教化作用对现代读者同样有积极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克隆技术等复杂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关键字:《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教化作用,浪漫理想主义,科学伦理,法国大革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