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610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与行为倾向,称之为( )。
A. 道德
B. 品德
C. 移情
D. 良心
【答案】B
2.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答案】B
3. 属于麦克里兰德成就动机观的是( )。
A. 高成就动机者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完成某种困难的任务,并获得成功
B. 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速度快慢
C. 人们在完成任务时,都同时存在着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两种行为趋向
D. 人们参与学习活动,并非只是使成就需要得到满足
【答案】B
4. “互惠道德”一般在( )出现。
A.6~7岁
B.10岁以前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答案】C
5.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认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答案】B
6. 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必须以生理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即个体生理的发展变化,例对,人脑机能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是心理发展的( )。
A. 前提
B. 重要条件
C. 主导条件
D. 生理基础
【答案】D
7.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答案】A
8.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
A. 心理异常
B. 不适应表现
C. 不良表现
D. 问题行为
【答案】D
9. 下列属于造成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的是( )
A. 道德意志薄弱
B. 父母的溺爱迁就
C. 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D. 受小良行为习惯的支持
【答案】B
10.( )既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A. 苛勒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答案】D
二、简答题
1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在每一阶段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操作技能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处于不同的技能学习阶段的个体,其操作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针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①操作的定向
操作的定向是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有了这种定向映象,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就可以受到该映象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②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的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操作技能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即只有实际地做出合法则的活动时,才能算是掌握了操作技能。通过模仿,把知转变为行,将头脑中各种认识与实际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
③操作的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学习者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但大部分的复杂的操作技能,不仅要准确地做出每一个操作动作,而且还应掌握各动作间的动态联系,而这种动态联系在模仿阶段难以实现。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④操作的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一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