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

B. 阶段性、差异性、小平衡性

C. 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D. 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理论基础的把握程度。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由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在每个儿童己有发展水平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这道题可以引用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理解这道题,用这样的途径理解就会发现题目简单很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2. 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 )

A. 帝国大学

B. 教育部

C. 大学区

D. 索邦大学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管理体制确立的过程的掌握程度。拿破仑

1808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在全国统一贯彻帝国教育法令,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由拿破仑直年,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作“大学总监”

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在中央集权下,法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未经帝国大学总监允许,不得开办。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中央集权式管理,和确立标志。大学区只是中央式

管理体制确立后所设立的一部分。

3.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 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

C. 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 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答案】A

【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其基本思想是:①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 ②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 ③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 ④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4.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

A. 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 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 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 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共6款)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及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洲的权利。

5. 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 )。

A. 活动课程

B. 核心课程

C. 相关课程

D. 融合课程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就是考查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掌握情况。活动课程就是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传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活动课程的关键词是:活动教学,亲身经验,主动活动。核心课程主要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而且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相关课程,就是说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课程不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把他们综合在一门课程当中的课程。融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互相融合的,打破学科间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课程的知识融合合并在一起的课程。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答案】D

7.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答案】B

8.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