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3教育学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四毁书院”发生在( )

A. 汉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答案】D

2.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3.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 董仲舒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A

4. 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A. 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 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 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答案】B

5.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A. 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 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 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 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答案】D

【解析】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

12月,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

,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业学校法》、《中学法》

文理科等。这一变革使中学教育的目标、结构与线索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发挥各种教育的功能,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6. 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答案】D

7. 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工戊学制

【答案】A

8.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A. 晓庄学校

B. 育才学校

C. 山海工学团

D. 自然科学园

【答案】A

9. 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核心课程

【答案】D

10.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颜元

D. 土夫之

【答案】A

11.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A. 识字为主

B. 读书为主

C. 学事为主

D. 穷理为主

【答案】C

12.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除了进士之外,学子比较热衷的是( )

A. 明法

B. 明字

C. 明算

D. 明经

【答案】D

13.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

A. 习得效应

B. 情绪唤起效应

C. 抑制效应

D. 反应促进效应

【答案】C

【解析】观察学习理论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而习得新的行为。这种间接习得的行为既可能促进原有行为发生的概率,也有可能抑制原有行为的发生。观察学习有三种行为效应:抑制效应、扩散效应和促进效应。其中,抑制效应是指当学习者观察到某榜样因某一行为而得到了令人仄恶的后果,此时效仿的体验会增强对这一行为的抑制,那么抑制效应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