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2.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特性包括:

①主体利益性。社会关系在现实形态上体现为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因此,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政治权力的性质必然现实地表现为该权力主体的利益性。

②强制约束性。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③专属排他性。在既定的范围和层次上,政治权力具有专属性。

④扩张延展性。政治权力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权力,也是与其他实际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中的政治权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配性的能动力量,在其内在的扩展性驱使下,政治权力自发地趋向扩展。因此,为了使政治权力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制约。

3. 国家自主性

【答案】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支配、控制或影响社会。

4. 政治现代化

【答案】政治现代化包括权威的理性化,权力被集中于公认的公共机构手中; 政治功能专门化,职位和权力的分配越来越以个人成就为标准; 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地参与政治。衡量政治现代化的总的原则就是合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政治依赖民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合法性的政治,才能保障有限政府或宪政的正常运行,而有了宪政,民众的参与权才能得到保证。

5. 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6.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意义。古典含义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而言。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二、简答题

7. 应该如何认识现代政治系统中政治参与的阶级内涵?

【答案】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即阶级性,各阶级的政治参与权利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如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经济中的不平等,从而决定了这种平等的政治权利不可能得到根本的实现。或者说,由于经济领域的不平等,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法律上规定的公民的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与事实上的不平等之间的深刻矛盾。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

(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等。

(2)山于现有体制中有着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从而刺激了这一阶层的人们对政治更加感兴趣,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强。

(3)政治组织是现代政治活动的基本形式,政党、利益集团、志愿者协会等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对于在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的阶层和个人来说,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这些组织。

(4)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诸多优越条件,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特别低,这使得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从根本上说是阶级权利向国家领域转化的结果。

8.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答案】(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及政治行为模式的获得受着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①利益因素

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政治关系、获得社会政治知识、参加政治生活的原动力。正是在不同的利益

要求驱使下,人们才进入政治社会化过程。因此,没有利益因素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此外,利益又规定着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利益要求影响着人们选择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媒介和方式。

②政治权力因素

政治权力从两个方面影响着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a. 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影响着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政治权力促进或阻碍社会成员利益实现的效能,政治权力对社会生活的覆盖程度,政治权力为社会成员进入社会政治生活所提供的实际可能,都影响着政治社会化的发展程度。

b. 政治权力本身所推行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对于人们获得政治知识和价值,进入政治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地位,特定的政治权力总是要创设特定的政治教育机构和特定的政治传播媒介,配备特定的政治教育人员,倡导和灌输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信念。

③政治权利因素

a.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这种政治资格的法定内容、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会影响着政治社会化的范围、方式和程度。

b. 政治权利赋予社会成员政治活动和实践的可能空间,对于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着重要影响。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a. 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政治社会化过程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会给政治社会化提供较为有利的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进一步促进政治社会化在更高的社会政治层次上展开。

b. 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对于政治社会化也具有深刻影响。利益实现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形成方式,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观和政治权利观,对于社会成员从事和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⑤社会文化因素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发展、传递和变迁的过程,而政治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社会文化对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任何社会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特定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无疑会影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b. 任何社会文化都有其发展的当前内容,因此,社会文化发展特定阶段上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信念和社会行为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程度;

c. 在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社会文化水平分布是不平衡的。在社会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和群体中,政治社会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要大于社会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域和群体。

⑥政治事件

a. 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政治事件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b. 政治事件会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