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了很大冲击,但同时也给口语教学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学的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在借鉴前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试图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关照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交往的密切,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通讯、自我介绍、业务洽谈、与人和谐相处等等,无不包含着“口才”的较量。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思维应变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受用终身的语文能力。因此,大力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所需,是社会所需,也是个体的发展所需。而现阶段中学的口语交际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缺少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学缺乏双方互动等,这些使得口语交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盲点。针对目前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了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关照下,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索。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意义的真正获得源自于主体的积极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强调情境、对话、合作和意义的建构。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不谋的宗旨而合。因此建构主义相关理论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因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最终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新知的意义的建构。”口语交际教学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的双向、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建构起具有个性特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关照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结为: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交际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中的对话与协作;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积极建构,形成个性化的交际风格;渗透多元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多渠道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实践。
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也需要持之以恒。作为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需要进行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要多方面钻研中学生的言语发展规律、口语交际的特点、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等,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在不断地实践与研究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的关键,促进中学口语交际教学从盲目性转向科学性,从随意性转向计划性。使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从零散性转向系统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