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化工学院839生物化学(一)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G 蛋白(Gprotein )。

【答案】G 蛋白(Gprotein )是一种界面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内侧,并由3个亚基组成鸟苷酸结合蛋白。当该三聚体与GTP 结合后,亚基被释放。亚基组成二聚体可以分别激活下游信息通路上的靶蛋白。

2. 生物固氮。

【答案】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藻类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固氮酶复合物把分子氮变成氨的过程。

3. 蛋白质的别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别构作用是指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4. 双关酶。

【答案】双关酶能与膜可逆结合,通过膜结合型和可溶型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双关酶大多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节酶,如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3-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氨基酸代谢的Glu 脱氢酶、Tyr 氧化酶;参与共价修饰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5.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答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指糖原生物合成葡萄糖基供体的活性形式,由葡萄糖-1-磷酸和

在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6.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

【答案】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是指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解除。

7. 可逆抑制剂。

【答案】可逆性抑制是指对主反应的抑制是可逆的,以酶促反应为例,可逆性抑制剂和酶形

第 2 页,共 48 页 或抑制和复合物,从而不能进一步形成E 和P , 因此使酶反应速率降低的可逆作用不能通过増加底物的方法

成复合物,抑制酶与底物的作用,从而抑制反应。但这种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又可以分解为酶和抑制剂,分解后的酶仍然可以催化反应,也就是说,可逆抑制剂只降低反应的速度,并不影响反应的发生。

8. 两性离子。

【答案】两性离子是指同一分子上带有等量正负电荷时,分子所处的状态。

二、填空题

9. 多底物酶催化反应,根据酶与底物相结合的顺序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有序顺序反应;随机顺序反应;乒乓反应

10.Dickerson 通过对脱氧核糖核苷酸十二聚体X 射线衍射实验得出碱基对_____面,并称此现象为_____扭曲。

【答案】不在同一平;螺旋桨状

11.如果某种蛋白质不能被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消化,说明该蛋白质在组成上可能不含_____和_____。

【答案】碱性氨基酸;芳香氨基酸

12.三种主要的RNA 分子中,只有mRNA 可以加尾和戴帽是因为_____。 【答案】和端的特殊序列的存在

13.线粒体的氧化_____与磷酸化_____的偶联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答案】放能;合成线粒体内膜

14.胰蛋白酶专一地切断_____和_____的羧基端肽键。 【答案】

15.维生素 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 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和_____。维生素PP 可形成和两种辅酶。维生素是以_____和_____形式作为转氨酶的辅酶,_____以形式作为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叶酸是_____的辅酶,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生物素在体内的作用是_____。泛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有_____和_____。

【答案】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一碳单位转移酶;四氢叶酸;羧化酶的辅酶;ACP :CoA

16.B 型DNA 双螺旋的螺距为_____,每匝螺旋有__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__。 【答案】

第 3 页,共 48 页

17.嘌呤核苷酸补救途径生物合成由_____和_____原料参与,由_____和_____催化实现。

【答案】嘌呤碱;1-磷酸-核糖;核苷磷酸化酶;核苷磷酸激酶

18.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等途径交汇点的化合物是_____。

【答案】6-磷酸葡萄糖

三、单选题

19.脂肪酸的-氧化不需要( )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脂肪酸氧化包括脂肪酸与结合被活化,然后在肉碱帮助下转移到线粒中,经

脱氢(辅酶)、水合、再脱氢(辅酶)、硫解,生成乙酰和少了2个碳原子的脂酰

20.下列关于DNA 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

A.C+A=G+T

B.C=G

C.A=T

D.C+G=A+T

【答案】D

21.“分子病”首先是蛋白质什么基础层次结构的改变( )。

A. —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答案】A

22.tRNA 分子结构特征是( )。

A. 有密码环和

B. 有反密码环和

C.

D. 端CCA 端CCA

端有多聚腺苷酸

端有CCA 和反密码环

【答案】B

23.氨的运输所涉及的机制是( )。

A.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B. 三羧酸循环

第 4 页,共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