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潭大学化工学院839生物化学(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简单扩散。
【答案】简单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的运输方式。
2. 可逆沉淀反应。
【答案】可逆沉淀反应,又称不变性沉淀,是指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析出,但是其分子内部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沉淀因素去除后,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的沉淀反应,如盐析作用。
3. SH2结构域
磷酸化的Tyr 残基结合。
4. 酶的活性中心。
【答案】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其中一些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做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 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或活性部位(active site)。
5.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脂蛋白极高密度脂蛋白
6. 苹果酸穿梭系统。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 【答案】SH2结构域是指位于RTK 系统中的接头蛋白分子上与Src 同源的结构域,它能够与
【答案】苹果酸穿梭系统需要两种谷-草转氨酶、两种苹果酸脱氢酶和一系列专一的透性酶共同作用。首先,NADH 在胞液苹果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将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然后穿过内膜,经基质苹果酸脱氢酶氧化,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 , 后者进入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草酰乙酸则在基质谷-草转氨酶催化下形成天冬氨酸,同时将谷氨酸变为
二酸生成的谷氨酸又返回基质。
第 2 页,共 45 页 酮戊二酸,天冬氨酸和酮戊二酸透过内膜进入胞液,再由胞液谷-草转氨酶催化变成草酰乙酸参与下一轮穿梭运输,同时酮戊
7. 盐析。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8. 脑苷脂(cerebroside )。
【答案】脑苷脂是由神经酰胺和半乳糖(或葡萄糖)组成,糖链与神经酰胺
苷键相连,最初从脑组织提取到,故称脑苷脂。
上的羟基以糖
二、填空题
9.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原料是_____。
【答案】乙酰CoA
10.6-磷酸果糖激酶I 的正性别构效应物是_____。 【答案】
11._____是连接糖代谢和脂代谢的枢纽。
【答案】磷酸二羟丙酮
12.纤维素可以用来分离纯化真核生物的_____。
【答案】mRNA
13.胶原蛋白是由_____股肽链组成的超螺旋结构,并含有稀有的_____与_____残基。
【答案】三;羟脯氨酸;羟赖氨酸
14.戊糖磷酸途径中转酮酶的辅助因子是_____,转移的基团是_____,对酮糖供体的要求是_____。
;【答案】TPP :二碳单位(羟乙基)为L 型
15.根据转座的机制,真核生物的转座子分为_____和_____。前者在结构、性质和转位的方式上与逆转录病毒的复制相似,根据两端的结构,它可以进一步分为_____和_____。果蝇基因组上的copia 元件和酵母基因组上的Ty 元件属于_____,LINE 和SINE 属于_____。DNA 转座子又分为_____转座子和_____转座子。
【答案】
反转座子;DNA 转座子;LTR 反转座子;非LTR 反转座子;LTR 反转座子;非LTR 反转座子;复制型DNA ; 保留型DNA
16.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均由_____转化而成,可以相互转变。在雄体中排出较多的是_____。
【答案】胆固醇;雌酮
第 3 页,共 45 页
17.鱼藤酮、抗霉素A 、CO 对呼吸链的抑制部位分别在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NADH 和之间;
和之间;和之间
18.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大小为_____,所含的rRNA 为_____,其中_____具有转肽酶活性,是一种核酶,所含的蛋白质有_____种。 【答案】
三、单选题
19.真核生物的mRNA ( )
A. 在胞质内合成并发挥其功能
B. 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苷酸
C. 有帽子结构和PolyA 尾巴
D.mRNA 因能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可长期存在
E. 前身是rRNA
【答案】C
20.电泳法分离血楽脂蛋白时,从正极一负极依次顺序的排列为(
A.
B.
C.
D.
E.
【答案】D
21.将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叫( )。
A. 印迹法
B. 印迹法
C. 印迹法
D. 印迹法
【答案】B
22.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 从线粒体转运至液泡的途径是(
A. 三羧酸循环
B. 苹果酸穿梭作用
C. 葡萄糖-丙酮酸循环
D.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答案】D
第 4 页,共 4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