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与大黄均具有的功效是()。 活血祛瘀。 利水消肿。 清热泻火。 清热凉血。 祛痰利咽。
阴胜则阳病的理论基础是()。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相互依存。 阴阳的相互促进。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为用。
三七研末吞服,常用量是()。 3~10g。 10~15g。 30~60g。 1~1.5g。 15~30g。
既能温中止血,又可治疗胃寒呕吐、脾虚久泻的药物是()。 艾叶。 仙鹤草。 丁香。 灶心土。 生姜。
具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大黄。 甘遂。 芒硝。 番泻叶。 郁李仁。
有关出针法,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