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现象,日益侵入大学校园,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健康等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成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新的热点问题。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国内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各地的研究主要以综述或理论分析为主,且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对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危害的分析上,对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核心课题,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或“危险期”,研究自我同一性这一人格中核心的自我调控系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考虑到网络过度使用和个人时间管理的联系,本研究选取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作为网络成瘾的又一影响因素,并探讨这一人格维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被试是来自于西安5所高校的519名大学生,问卷主要采用美国彼兹堡大学Kimb1y.S.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加藤厚所编制的“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台湾江南发编制的“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以及黄希庭等人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二、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三、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四、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考察前两者对后者的影响力和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1、在本次调查中确定网络成瘾人数为75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14.5%。这一比率和近期对网络成瘾发生率(8%~14%)的调查基本一致。网络成瘾表现出极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显著多于女生。在专业和学校类型上未表现出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的年级分布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大一和大三是网络成瘾的高峰期,大二和大四为回落期。 2、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Ⅰ)、“过去的危机”(尺度Ⅱ)、“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尺度Ⅲ)三个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而三尺度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各地位的分布很不均衡,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在同一性各地位的年级分布上,只有在A地位(同一性形成地位)上表现出年级差异,在其它同一性地位上则未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 在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比较上,两者在同一性三尺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前者得分显著地高于后者。在两者同一性地位分布上,也表现出明显差异。 3、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总分上未表现出任何性别差异。学习自评为“优”的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和总的时间管理倾向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成绩自评为“良”的大学生,而在时间效能感这一维度上两者未表现出差异。在专业上,文理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三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显示出明显差异,文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显著地好于理科大学生。 4、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同一性量表和同一性危机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比较得出:两者在尺度Ⅰ和尺度Ⅲ上存在非常显著地差异;网络成瘾者在同一性发展危机各个层面及危机总分上的得分都高于非网络成瘾者。 在网络成瘾得分与上述两个量表的相关分析中得出,网络成瘾得分与尺度Ⅰ、尺度Ⅲ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同一性危机各层面呈显著的正相关。 5、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得分差异比较得出:两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前者得分显著低于后者。网络成瘾得分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发现,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各层面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6、时间管理倾向在各同一性状态下的总体方差检验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下的时间管理倾向有所不同;相关分析表明:自我同一性与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性相关。 7、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对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表明。前两者分别对后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同一性也可通过时间管理倾向来影响网络成瘾。 由于自我同一性和时间管理倾向对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此对高等教育者以及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对社会的负面影响:(1)、重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2)、培养时间管理能力。(3)、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建设,加大对未来信息社会的预测性研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