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642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护法运动
【答案】护法运动是1917年孙中山发动的维护《临时约法》、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召开国会。1917年7月9月1日,非常国会举行大元帅选举会,孙中山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但实权掌握在西南军阀手中。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2. 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由毛泽东主持隆重开幕,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经过充分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会议选举毛泽共同纲领》
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还有其他四项决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国旗为五星红旗。在各章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及政权机关、经济政策、军事制度、外交政策、文教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3. 《双十宣言》
【答案】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向全国人民宣布自己的基本政策,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即《双十宣言》。宣言分析了战争形势,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打倒蒋介石的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 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愿通商友好条约;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等。《双十宣言》适应了新形势,并对正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人民,起了很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给全国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4. 北京政变
【答案】北京政变是1924年直系将领玛玉祥在南方革命形势影响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10月22口夜,冯玉祥乘直奉两军在山海关一带拼杀时,秘密回师北京,控制了北京城,监禁了总统曹锟,发动北京政
变。政变后,冯玉祥等宣布脱离直系军阀系统,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且月5日,国民军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北京政变使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11月中旬,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在天津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段祺瑞临时执政,北京政权仍在军阀官僚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举动,它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答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是1978年3月,中共中央为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开幕式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本原理,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讲话彻底驳斥了“四人帮”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澄清了
,科技事业中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大会制定了《1978年至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
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次会议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正常化,为此后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6.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我国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根据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中共中央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④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7.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和平
,召集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各民族党派为抗战后的和平建与民主呼声的压力下,根据《双十协定》
国大业在重庆举行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在政治上实际代表中国社会中左、中、右三派,会议是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国家政权主张关于中国前途的一场较量,会议中讨论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等5项协议。这些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贯彻了和平民主的根本原则,在当时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的。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使得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的认识,为共产党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力量,同时这次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与当局进行斗争的范例,通过这次会议,共产党争取了中间势力,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8. 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土地改革运动是指1949〜1953年春,中共在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实施的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是一场深刻、激烈的阶级斗争,大体分为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土改总路线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次土改与北方土改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变化,中央明确提出保护富农经济,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并防止乱打乱杀;有利于减少土改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使党和政府在政治上更有主动权;可以稳定民族资产阶级。经过这次运动,共使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还分得大量耕畜、农具、房屋和粮食。这次运动使
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9. 四一二政变
【答案】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共政变。1927年4月12日凌晨,由白崇禧坐镇上海指挥,杨虎、陈群等具体配合,首先出动帮会流氓,冒充工人. 袭击了闸北、南市、沪西等地的工人纠察队。军警以调解工人“内江”为名,强行收缴“双方”枪械,打死打伤工人300余人,并强占上海总工会。次日,工人罢工抗议暴行,其中6万多人前往驻军司令部请愿,行至宝
,大批共产山路时,竞遭周凤岐军的机枪扫射,死100多人。14日,上海军警开始全面“清党”
,建立国民政党员和革命者被捕,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被查封。18日,蒋介石通电拥护“清党”
府,定都南京,形成宁汉对峙。
10.瓦窑堡会议
【答案】瓦窑堡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陕北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与苏联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共同签订。《条约》包括前言和6个条款,有效期30年。主要内容是: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国家的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条约》的缔结不但使我国获得了国内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帮助,更使我国获得了可靠的国际支持,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三三制原则
【答案】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组织制度。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规定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即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与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三三制的实行,使共产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