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审美体现

关键词:《丝路花雨》,舞剧,敦煌艺术,敦煌舞,审美体现

  摘要

1979 年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并上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它的诞生复活了被世人遗忘的“敦煌艺术”、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敦煌舞”。《丝路花雨》的创作与演出,所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舞剧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深蕴于舞剧其中的思想价值,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强国”发展思路鸣锣开道。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与演出,所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舞剧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深蕴于舞剧其中的思想价值,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强国”发展思路鸣锣开道。仅以舞剧剧名为例,就可略见舞剧创作者的用心所在:剧名中的“丝路”一词成为一种诱发创造性思维的新“思路”,它使淡出人们记忆中的古“丝绸之路”带来的“开元盛世”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昌盛“穿越”回到现实、世界四大文明在敦煌的交汇与融合,均以舞剧的形式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它给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人民不仅带来了一台“敦煌文化”艺术“穿越”回归的饕餮盛宴;而且引发了一场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将要驶往何方的“深思”与“慎思”。舞剧名称中的“花雨”一词,真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里“润物细无声”的“花雨”。当舞剧《丝路花雨》首演伊始,它就成为人们就艺术谈艺术的“话题”,随着舞剧《丝路花语》走向全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那一刻,民族舞剧《丝路花语》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宣誓的“话语”——中国将以包容的心态、开放的姿态、与地球村的居民们一起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全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 绪论本章节主要是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简要介绍构成绪论的几个要点:1、提出本论文为什么要选择以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为研究课题;2、提出研究的理由有哪些、研究的深刻意义又是什么;3、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什么;4、用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有哪些;5、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有哪些?以此来展现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并用文字来叙述,形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文化背景II本章是从原生的敦煌艺术出发,以舞蹈本体为侧重,从舞蹈形态学切入并加以探究为依据,通过对舞剧《丝路花雨》创作的文化背景及其舞剧演出的阐述,进而介绍中国民族舞系中的崭新舞蹈体系——“敦煌舞”的形成原因。第三章 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意义与特色本章主要对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突出的民族风格,结合通过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与演出,所做出的对原生敦煌艺术继承与创新。并对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意义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分析。第四章 舞剧《丝路花雨》的舞台艺术表现本章主要通过舞剧《丝路花雨》的舞蹈语汇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及鲜明的特征,以及服务于舞剧音乐创作与演出、服装、饰物、道具和舞台美术的设计与制作等,诸多构成舞剧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如何创新、与协同,共同创作出这部光鲜亮丽的舞剧的,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探究。第五章 舞剧《丝路花雨》的价值体现本章通过对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历尽三十多年的舞台演出实践,结合它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取得的赞誉与成就,结合舞蹈形态学产生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审美价值的体现给予具体的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