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专业英语+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方向3(有机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使用吸附指示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保护胶体,加入糊精,防止凝聚;(2)由于吸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发生在沉淀表面上,因此被滴液浓度不能太稀,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即沉淀的颗粒要小一些;(3)溶液的浓度不能太稀,因为浓度太稀时,沉淀很少,观察终点比较困难;(4)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测定,因卤化银沉淀对光敏感,很快转化为灰黒色,影响终点的观察;(5)滴定必须在中性、弱碱性或弱的酸性洛液中进行。这是因为吸附指示剂起指示作用的是它们的阴离子。酸度大时,指示剂的阴离子与结合,产生酸效应,形成不带电荷的分子而不被吸附。要在适宜的pH 范围内选行。

2. 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答案】沉淀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一般认为,将沉淀剂加入试液中时,当沉淀(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核,以致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按照沉淀颗粒直径的大小可将沉淀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两类。形成何种类型的沉淀,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本性,但也与沉淀进行的条件有关。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由离子形成晶核,再进一步聚集成沉淀微粒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在一定晶格中定向排列速度称为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时的条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过饱和度。聚集速度与溶液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

3. 电极电位与离子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在电位法分析中,为什么利用此关系测得的是浓度而不是活度?最主要的实验措施是什么?电位法与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使活度系数固定,因此测定的是浓度。主要实验措施就是加入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电位法是测量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并利用能斯特方程直接求得被测离子浓度;而电位滴定法

是利用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变化来指示滴定分析的终点。

4. 有一混合物试样,其中所含的组分是苯、丙酮和乙醇,在缺乏单组分标样的情况下,如何对此混合物的色谱峰进行定性?

【答案】在缺乏单组分标样的情况下,无法用纯物质对照法定性,可采用相对保留值或保留指数法进行定性。

5. 条件电位是什么?它与标准电位的关系如何?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条件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l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位。它在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系数等都固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数。

对于能斯特方程为

所以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的关系: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是:

(1)酸效应,若是

也会影响条件电位。

(2)盐效应,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的影响作用称为盐效应。原因是电解质的浓度变化可使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氧化态或还原态的活度系数。

(3)沉淀效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加入一种可与电对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生成沉淀的沉淀剂,电对的条件电位就会发生改变。与氧化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降低;与还原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升高。

(4)配位效应,若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或还原态金属离子与溶液中各种具有配位能力的阴离子发生配位时,就会影响条件电位。若与氧化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比与还原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时,条件电位降低;反之,条件电位升高。

6. 酸碱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 【答案】

(为理论变色点)。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则酸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条件电位,若氧化态或还原态是弱酸或弱碱时,酸度对参与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的存在型体有一定的影响,

二、计算题

7. 某催眠药物浓度为在270nm 下,用lcm 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400, 在

时,345nm 下测得吸光度为0.1000。已证明此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浓度为

用lcm 的吸收池在270nm 处无吸收,而在345nm 下吸光度为0.460。现取用药人的尿样10.0mL ,稀释至l00mL ,同样条件下在270nm 处测得吸光度为0.325, 在345nm 处测得吸光度为0.720, 试计算尿样中代谢产物的浓度?设空白尿在270n 和345nm 下无吸收。

【答案】有吸光度公式得到药物在270nm 处的吸光度系数为:

药物在345nm 处的吸光度系数为:

代谢产物在270nm 处的吸光度系数为:

又因为下列关系式:

这样,可以求得药物浓度为:

尿样中代谢产物的浓度为:

又因为尿样是从所以实际尿样中代谢产物的浓度为:

8. 简述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误差的主要来源?

【答案】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化学因素:包括试裤浓度较大时吸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吸光能力的改变。因条件变化吸光组合缔合、离解,互变异构,配合物遵级形成等以及组分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

物理因素:主要是仪器误差引起,如单色光引起的偏离以及散光的影响。

9. 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 (EBT )为指示剂,用

溶液,计算终点误差。

【答案】pH=10.00时

的EDTA

滴定没有其他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