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338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终止子
【答案】终止子
2. 同义密码子。
【答案】同义密码子是指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3. 转座子(transposon )。
【答案】转座子是指可以在同一 DNA 分子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DNA 分子之间发生转移的DNA 序列。
4. 两性离子。
【答案】两性离子是指同一分子上带有等量正负电荷时,分子所处的状态。
5. SAM 。
【答案】SAM 即S_腺苷甲硫氨酸,是重要的活化甲基供体。
6. 磷酸戊糖途径。
【答案】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细胞质中,由6-P-葡萄糖直接氧化脱羧生成核酮糖,并进一步单糖磷酸酯互变,再生6-P-葡萄糖的过程。
7. 复制子(replicon )。
【答案】复制子是指能够独立的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所包含的DNA 序列进行复制的基因组单位。
8. 单核苷酸。
【答案】单核苷酸是指核苷与磷酸缩合生产的磷酸酯。
9. 超二级结构。
【答案】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螺旋、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
是
分子中终止转录的核苷酸序列。
NADPH 和5-P-
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10.多顺反子(polycistton )。
【答案】多顺反子是指含有多个可读框、翻译后可以产生多种多肽链的mRNA 。原核生物的mRNA —般为多顺 反子mRNA 。
,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
二、问答题
11.什么叫别构效应?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别构效应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答案】别构效应是指生物体中具有1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在不同生理过程中,当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后,不仅该亚基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随即引起其他亚基在立体结构上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改变蛋白质生物活性的现象,别构效应是生物体代谢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它们都是多次折叠卷曲起来的肽链。两个为链,两个为链。以表示。脱氧血红蛋白由于分子内可形成八对盐桥,分子的构象受到约束,较为稳定,因而和氧的结合能力弱。当一个亚基和暴露出来,使得一个增加另一对
结合后部分盐桥被破坏,某些氨基酸发生移位,与氧结合点随即
的亲和力增加,而当这一对
亚基与
结合后,就
亚基构象改变,对
亚基构象改变的程度和对氧的亲和力,使得后一对亚基与氧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加五
倍。氧合后,血红蛋白构象发生很大变化,使得氧合能力大大提高。
12.计算一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ATP 的分子数。
【答案】丙氨酸脱氨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分子分子
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其中3次产生
再加上由琥珀
酰
生成7.5分子
成1.5分
子
通过呼吸链可生成2.5
1次产生
生
所以共产
生
生成琥珀酸产生1分
子
分子。所以1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
13.简述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学说。
分子数为12.5。
【答案】(1)“锁钥学说”认为底物分子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像钥匙那样,专一地契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强调只有固定的底物才能契入与它互补的酶表面。
(2)“三点附着学说”认为立体对应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这就可能出现这些基团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能否互补匹配的问题,只有三点都互补匹配时,酶才作用于此底物,否则酶不能作用于它。
(3)“诱导契合假说”认为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14.试述非离子型去垢剂增溶膜蛋白的机制。
【答案】非离子型去垢剂为两亲性分子,当它们与膜蛋白作用时,可以用非极性端与膜蛋白的疏水区作用,取代膜脂,极性端指向水中,使蛋白质成为水溶性,从而与膜分离。
15.在时,的水解反应可以写成:
(1)在分子上新形成的电离基团,其为
若总的自由能
为(2)
和
其中有多少来自
分子上末端磷酸的
为
的电离? 和
由
末端磷酸衍生的无机磷酸,其
来自电离对
,因此,它的值(2.3)
也无影响。另
为12.5,在
时基本不电离,因此它对
为
该无机磷酸的电离是否对总的有影响?
【答案】(1)根据公式:
电离产生的自由能为影响。新形成的酸性基团
(2
)由于
末端磷酸中最强的酸性基团在水解前后具有相同的
的影响可用公式计算:
一个酸性基团水解后酸
可见,无机磷酸的电离对总的
有影响,其中自由能来自于无机磷酸。
16.尿素循环涉及五个关键酶的参与,任何一种酶的缺失或缺陷均将导致人类的一系列疾病。试分析当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缺陷时人类的可能病理反应,该如何建议这样的患者改变其饮食结构?
【答案】当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缺陷时,会造成瓜氨酸累积,造成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瓜氨酸含量升高,同时尿素循环受阻导致高血氨症。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如高蛋白饮食,情绪焦虑,肝功能异常或者药物的作用下,血氨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严重时导致死亡。这种患者需要控制低蛋白饮食,以达到降低血氨水平的目的。血氨浓度过高时,可以辅助血液或腹腔透析,以控制血氨浓度。
17.由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证据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1)P .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沿着呼吸链传递的时候,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