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摘要

一、论述题

1. 近年来我国许多公众选择了网络论坛发布信息,由此引发了多起全国媒体关注的公共事件。请用三种传播学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i )“使用与满足”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②“使用与满足”理论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③“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a. 提醒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b. 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 c. 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

④公众选择网络论坛这一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发布,是因为网络论坛这一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公众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要求,并且审查制度相比传统媒体较为宽松。并且,在网络媒体传播中,门槛较低,只要具备一台电脑和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即能够自由的成为信息发布者。

⑤网络媒体的特性使其成为公众曝光负面消息的有效平台,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实现的。因为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布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并且信息发布者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不难发现,近年来,经由网络媒体上的个人进行曝光,然后传统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最后核实落案的负面消息不在少数。

(2)“议程设置”理论

①议程设置理论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

第 1 页,共 9 页